全文完
江青冉:“我見過?我可沒印象,要我說,我知道的公子裏面除了李珩就是……賀……”
她忽地羞赧了,咬住唇,不再說下去。
江曜說:“不是賀千钰。
”
江青冉:“要你說,我當然知道不是他!”話畢她的臉燒得更紅了。
燒糊塗的腦子忽然激靈起來。
她想:“見過,不瞎,這小子這麽維護那人,可他身邊也沒什麽其它人啊,哦!……”
“是李珩啊!這………”
“什麽時候開始的?!就在我眼皮子底下,我都不知道?你們不但談了還給我分了?”
江曜有些不耐煩地說:“沒開始過。
”
“啊?你說什麽?沒……沒開始過?”
江曜點頭。
江青冉小聲道:“所以……你單相思呢?弟?”
江曜黑着臉,他近來隐約覺得也許李珩對他……隻不過他還不能确定。
江青冉細細想了想,這才發覺兩人間的關系确實很微妙。
也許不是單相思,而是兩情相悅呢?
江青冉猛地拍了拍江曜的肩膀,“傻弟弟,你猶豫什麽呢?喜歡就說出來啊,憋在心裏算什麽?等着爛掉嗎?”
“傳胪大典後,就會在京門張挂黃榜,到時候可有不少王公貴族于榜下捉婿。
憑李珩一表人才,又是狀元,你猜他受不受歡迎。
你還不去候着,在這兒幹着急?倒時候哭都不知道去哪兒哭。
”
江曜愣了愣,抿着唇,心道:“沒錯,他不能叫李珩讓別人搶去……”
江曜看了江青冉一眼,轉身快跑離去。
江青冉皺眉:“你去哪兒啊!”
江曜:“守人。
”
江青冉笑了笑,大聲呼喊道:“把人給我牢牢守住了!诶……等等,我也去!”
……
白雲屯。
收到李珩和李潇的來信時,村長立刻召集村會,激動地宣布了一個好消息,
“白雲屯今年出了兩個進士!”
白雲屯這些年來可謂發展迅速,合作社越辦越好,喜娘做的獨門糕點不止在青石鎮遠近有名,甚至由青石鎮的食店傳到了全國各個地方。
這些食店的名字統一叫做“珩婉糕。
”
以李珩,婉兒的名字命名。
人們問起為什麽要取這個通俗的店名時,喜娘驕傲地道:“因為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
”
于是喜娘籌集到一大筆資金先是帶領白雲屯的鄉親在青石鎮開糕點鋪,獨自成立門店,後來品牌聲明遠揚,則在全國各地開了糕點的分店,并雇人管理。
喜娘的糕點由于味道獨特,得到一位偶然經過的侯爺的喜愛,那侯爺直接定下大量“珩婉糕”名下的糕點,進貢皇帝秦免。
恰逢當時為皇太後的生辰宴,皇太後嘗了珩婉糕,大為喜愛,深稱從未在世間吃過如此美味的糕點。
老太太一喜,秦免當即詢問珩婉糕為何人而做,得知是白雲屯的一名叫喜娘的女子,對其大大有賞,并且自此包下珩婉糕,于每月上貢皇宮。
喜娘通過自己的能力帶領白雲屯的百姓走向富裕,又聽了李珩的話,決定為建設白雲屯的教育事業出資。
于是白雲屯興建了好幾個學堂,不止是白雲屯的鄉親能夠來讀書,遠近其它村落的孩子也能來讀書。
白雲屯的學堂教出一個又一個秀才還有舉人……
如今又有了李珩和李潇兩個進士。
更何況李珩還是今科會試的狀元。
李大寶自考中秀才後,沒有繼續求學,而是專門研究養鴨,李大成表示即使沒有走科舉這條路也無礙,畢竟人生從不止一條路。
于是李大寶潛心鑽研,最終開了一家又家養鴨場,其中白雲屯的養鴨場是最大的,每年能向外供出幾萬隻鴨子。
現在李大寶被人尊稱為養鴨學家。
李大寶用這賺得的錢建設家鄉,也幫助更多和他一樣喜愛養鴨的孩子,收了很多的徒弟,甚至開了養鴨班。
狗蛋兒這小家夥人機靈,如今也是一個舉人,村人都說,狗蛋兒也能成為貢士,狗蛋兒自己也在求學的路上愈發地努力,希望趕上兩位哥哥的腳步。
說起安樂這小姑娘倒是對喜娘愈發地崇拜,整日裏跟着喜娘學做糕點,不亦樂乎。
婉兒卻喜歡上醫術,拜了李一帆這個接手中藥堂的大夫為師。
婉兒最初以為喜娘會讓她跟着一塊兒學做糕點,一直不敢告訴喜娘自己喜歡學醫這事,哪成想喜娘知道這事後,和她說:“隻要婉兒喜歡,學什麽都可以,我永遠支持婉兒。
”
李一帆這人平日裏不着調,但是治起病來還真有點本事,被人尊稱為“活神醫。
”他自己也頗不要臉,把這個名稱到處喚來喚去。
惹得婉兒天天喚:“一帆哥哥,你也太聒噪了吧。
”
李一帆笑着說:“叫什麽哥哥叫師傅,沒大沒小,就是不叫師傅,叫……活神醫也好。
”
婉兒吐舌頭,做了個鬼臉。
老夫子李文教出一個又一個秀才,舉人,如今依舊在教書,李文回想起自己的前半生,曾經在科舉路上追求那麽久,終是差了臨門一腳,如今他的學生代替他完成他未曾實現的心願,彌補他多年來得遺憾。
李夫子得知李珩李潇當上貢士後,激動地流下淚來……
他執筆在紙上寫下一個“無”字。
無,無悔也。
他的學生……好樣的。
一輛馬車駛向洛寧,馬車上是李文,李大成,大寶,狗蛋兒,喜娘,婉兒,李一帆,安樂,還有……行動不便卻硬是要來見兩個乖孫兒的劉奶奶。
他們要去見的是白雲屯的驕傲。
……
在參加傳胪大典之前,李珩換上進士巾服。
頭戴烏紗帽,系以皂紗做的垂帶,身穿深色藍羅袍,腳蹬青鞋,飾以黑角,垂撻尾于後,而笏則用槐木。
【2】
整個人愈加顯得文質彬彬,精神抖擻,格外俊朗。
李珩跟随衆貢士,由執事官帶領上太和殿參加傳胪大典。
儀式開始前,秦免坐在太和殿寶座上,貢士在臺階下的廣場上,分兩邊面朝大殿。
等鴻胪寺的鳴贊官用靜鞭抽擊三下丹陛,傳胪大典正式開始。
太和殿奏樂聲響起。
衆貢士向皇帝秦免跪拜。
鴻胪寺卿江伯賢作為宣制官在殿前高聲宣讀,“梁化十九年甲辰月,策試天下貢士。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江伯賢宣讀後,便是傳唱環節。
衆人皆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呼,殿堂前唯有傳胪官的高呼。
寒窗苦讀十餘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足以讓新中的進士們銘記一生。
李珩亦是如此,他站姿如松,目光如炬,虔誠地等待被宣讀。
隻聽得耳旁嘹亮一聲。
“第一甲第一名李珩——”
一聲如雷鼓響徹雲霄,振人心魂。
緊接着又是一聲,“第一甲第一名李珩——”
李珩白皙的臉上泛起一層紅潤的光澤,他的心髒劇烈地跳動,此刻他是多麽的自豪。
多少年的苦讀終究沒有白費,而一切的付出都值得等待。
直到第三聲,“第一甲,第一名李珩——”響起,整個太和殿的官員進士都知道他的名字。
他李珩,白雲屯來的李珩,是今年的新科狀元!
……
傳胪大典後,執事官将黃榜貼在洛寧城門前。
早有全國各地的高官富紳齊聚榜下,在新科進士中為自家女兒挑選夫婿。
李珩等進士在參加鴻胪大典後則在禮部官員的護送下禦馬遊街。
那些高官富紳見新科狀元竟是個年紀尚輕的公子,紛紛追上馬去,為自家女兒求姻緣。
“李狀元,我家女兒貌美如花。
”
“李狀元,我家女兒才貌雙全。
”
“李狀元,我家女兒端莊知性,傾國傾城。
”
“李狀元,我家蘇州首富,你若來,家産都由你繼承。
”
……
李珩一一笑着拒絕,“不好意思各位,某已心有歸屬。
”
高官富紳聽了莫不嘆息,隻得去追了後面榜眼探花,求姻緣。
榜眼,探花都是有妻室的青年人,看見本來湧向李珩的火力現在齊齊攻向自己,頗為的煩惱。
“已有妻室,已有妻室。
”他們忙道。
李珩笑着朝他們眨眨眼。
榜眼,探花嗔怪:“我們倒是成了擋箭牌,便宜這小子了。
”
李珩莞爾,解釋道:“多謝多謝,我家那位見不得這些,會生我的氣。
”
榜眼,探花一臉嫌棄:“啧啧啧,大白日的撒狗糧,竟沒想到,李狀元是個妻管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