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過
抓拿四皇子的指令下達後的第十天,閩南那邊傳來了消息——齊元若夥同白尚書等人,在那邊起兵造反。
齊元若這次前去災區雖然帶了些兵卻并不多,根本不夠謀反之用,他本人并不是武将出身,在定京城倒是囤了一些兵力,以備日後争奪皇位的不時之需,隻可惜他沒有未蔔先知的能力,不知道此去閩南竟是絕路,因此并沒有帶着那些兵力去閩南。
事發突然,誰也不會想到在他身上居然會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反轉,堂堂一個皇子,居然是後妃入宮前和情人茍/且懷上的野種。
估計齊元若本人也沒想到,他竟然不是皇子,他之前做的那些準備和努力如今看來,簡直就是個笑話。
齊元若知道自己若是就這麽回去一定是一個死,倒不如起兵反了,反倒是有一線生機。
他也明白以自己目前的那點兵力,挑戰大涼的軍隊簡直是螳臂當車,他沒想過能贏,隻希望拖一拖時間,給他逃跑的機會。
他隻能逃走,逃到一個沒人認識他的偏遠荒涼之地,隐姓埋名的茍且偷生,這是他唯一活下去的機會。
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睜着眼睛直到天亮,有時看着窗外的夜色一點點的沉下去又一點點的亮起來,他突然崩潰的想哭。
原來這就是他的結局嗎?以一個野種的身份,要麽慘死要麽茍活。
從前他想過很多次自己未來是怎樣的命運——他可能會死在齊元莨的手中,可能會死在其他任何一位皇子的手中……總之,他覺得自己隻可能是因為争皇位失敗而死。
萬萬沒想到,他居然并不是什麽皇子。
他是個野種是個罪人,他回到定京後,會被斬首示衆,以一個最不光彩的身份,赴一場最不光彩的死局。
*
齊元若造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定京,代理國事十一皇子和八皇子下令出兵圍剿。
齊元若那邊隻帶了一些自己的親兵和朝廷的兵力,隸屬朝廷的那些士兵當然不可能幫着他造反,于是紛紛倒戈,和當地的官兵合夥圍攻齊元若。
不過齊元若向來謹慎,此次去赈災的時候,帶的多是自己的親兵,所以一時間倒是也能勉強支撐一下,至少在朝廷派來鎮壓的官兵到來之前,保命不成問題。
為了多撐一段時間好讓自己有時間逃跑,齊元若不惜鼓動難民們暴動造反,一時間,本就相當混亂的閩南,愈發的雪上加霜。
朝廷派去圍剿反賊的部隊很快抵達閩南,第一次正面交戰就打的齊元若一方幾乎是全軍覆沒,不過齊元若還是幸運的在親兵的拼死保護下突出重圍逃了出去。
兵敗如山倒,齊元若一路狼狽逃生,到了最後,身邊竟然隻有白尚書和十幾位親兵在了。
追兵窮追不舍,一步步的逼近,他終于明白自己大勢已去,要麽慘死在逃亡的路上,要麽回定京城去赴死。
齊元若掙紮了一夜選擇了後者,他想在臨死前見母妃最後一面,他還有很多話要問母妃。
以及,他不能就這麽放過葉靖琛。
荒郊野外,齊元若對身邊僅剩的十餘人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我們悄悄回定京去,我要見一眼我母妃。
”
那些親兵都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死士,對他自然是言聽計從,唯獨一人苦着一張臉,敢怒不敢言。
白尚書當真是後悔莫及,他後悔跟着四皇子一起來閩南了,否則也不會落得個被人劫持的下場。
早在有關齊元若身世的秘密被揭穿後,白尚書就想過要逃跑或是背叛,但無奈慢了一步。
齊元若似乎早就防着他,在被朝廷通緝後立刻威脅他與自己一同造反。
這一路上,他都是被齊元若的親兵用刀架在脖子上,被迫和他們一起造反一起逃生的,現在,齊元若又來逼迫他一同回定京去自投羅網。
他不想死,不想給齊元若陪葬,然而刀就架在脖子上,他若是敢說一個“不”字,當場就會沒命。
“咱們回去幹什麽?您就是回去了也未必能見到純妃娘娘……”白尚書好容易鼓足勇氣,剛開口勸了一句,就被齊元若一記眼神吓得閉了嘴。
“你女兒不是在宮裏嗎,我要你想辦法聯系上她,讓她給沈妙合下毒,給我毒死那個女人。
她死了,葉靖琛一定會非常的痛苦,能讓葉靖琛生不如死,我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齊元若咬牙切齒的一字一字說道,聲音冰冷而詭異,好似從地獄爬上來的修羅惡鬼。
白尚書的眼睛瞪的老大,想也不想的就脫口拒絕道:“在宮裏給人下毒,如果被抓住幼琳會死的。
”
齊元若愣了一下,仿佛聽到天大的笑話似的瘋狂大笑,“對,她是會死的,可她若是做到了你就能活。
少在我這兒扮演什麽慈父了,你是如何對待你女兒的,我難道會不清楚?你這個自私自利虛僞無情的人,什麽時候把女兒的死活看的那麽重了?現在,我給你機會自己選,隻要你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不管成功與否我都放你逃生;若是不從,今晚就是你的死期。
”
周遭突然變得很安靜,隻聽得見篝火噼裏啪啦燃燒的聲音以及傷者重重的的喘息聲。
齊元若也不催促,就那麽冷笑着看着白尚書,仿佛篤定了對方一定會答應。
果然,白尚書最後心一橫,咬牙說道:“可是我和幼琳已經鬧翻了,她不一定會聽我的話。
”
齊元若開心的大笑,笑聲陰狠,帶着一種奸計得逞逼的人走投無路的快慰,“你告訴她,我有辦法能毒死沈妙合,她一定會答應的。
比起你我二人,她才是最盼着沈妙合死的那個不是嗎?”
*
那晚之後,齊元若等人就暫時失去了行蹤,衆士兵在閩南進行大範圍搜索,恨不能将山間每一處石頭縫都掰開來看看。
誰也沒想到的是,齊元若帶着殘兵,悄悄回了定京。
*
皇上的身體每況愈下,連清醒的時間都很少了,十一皇子代理監國,在內有皇後的幫襯,在外有葉家的扶持,已經是毫無争議的新帝,朝廷中無人敢提出反對。
十一皇子雖然年幼卻勤勉好學,在管理國事上頗有才幹,他虛心向每一位學習治國之道,對待皇子公主們友善仁慈,昔日那些追随四皇子和五皇子的黨羽,隻要承諾不再和叛賊往來,他答應一改既往不咎。
他為人和善公正,禮賢下士,很快便贏得衆朝臣的一緻認可,大家私下裏都誇贊他真的是天生的帝王之人,比其父其兄,更适合做皇帝。
至此,這場奪嫡争位之戰算是落下了帷幕,令所有參與或圍觀之人唏噓不已的是,在衆人紛紛押寶是四皇子還是五皇子的時候,這位年幼的小皇子已經漸漸的成長起來了,到最後誰也沒想到會是他殺出重圍。
果然,命運早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給每一個人都寫好了結局,那之後任你再折騰也是為他人做嫁衣。
世人再争強好勝也強不過命運,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罷了。
易家和林家所有直系子嗣,凡年過十五的,都被斬首示衆。
純妃還囚禁在自己宮中,皇後似乎在等着齊元若被抓後,送他們母子一起上路。
負責送飯的宮人來報,純妃的精神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要麽瘋瘋癫癫的,要麽好似沒了魂兒一樣木納。
她沒日沒夜的喊着愛人和兒子的名字,以至于深夜時分,她的紫宸宮宛如鬧鬼了一般可怖。
這天,皇後終于是騰出時間,去“探望”一下純妃。
其實對于純妃這個人,皇後私心裏沒什麽異議的,她對純妃的憎恨和厭惡遠不如對寧貴妃的。
畢竟純妃一直以來都隻是性格孤傲冷漠,對任何人都不理不睬,既不去阿谀讨好,也不去算計陷害。
在這方面,當真是強過心術不正的寧貴妃很多。
紫宸宮目前乃是囚禁純妃之地,一應宮人全部撤去,但皇後還是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