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常山種的麥子看起來比村裡分到的種子更好。
“老張,你這些麥子能不能賣給我們一些?明年我們想種這種麥子試試。
我們今年的麥子長得還不如你家的一半大。
”
李明拿起一把麥子仔細端詳着說道。
其他村民聽了也紛紛看向趙常山。
“可以啊,你們需要多少,我會給你們預留好。
我家按每畝二十八斤來種。
”
“老張,我們現在每畝種三十斤,就按這個量算吧,你能給我們留出三百畝的種子嗎?”
“行,也就是九千斤,不多,倉庫現成有的放着,不會壞,等下一次播種的時候直接來取就行了。
”
“那老張,這麥種多少錢?”
“這樣吧,你們給合作社打個申請,說明我家麥種更好,請他們收了再分給你們,這樣的話你們也不用花錢了。
”
“噢……可以這樣嗎?”
“怎麼不可以?試試看嘛。
”
“嘿嘿……好的。
”
這時陳大伯已經挑好了一些西瓜,價格是兩個角錢一個,趙常山幾乎沒有做什麼工作,隻是在栽種時挖了個坑,在長成期間稍微管理一下就行,摘的時候費了一點力氣。
這筆錢可以說是賺得很輕松。
他問清楚了村民們要這麼多瓜的原因——原來有人會做果醬,要用西瓜來做,也算是一種家常美味。
村民們買走了六十個西瓜和兩千個雞蛋,趙常山多了八十塊錢。
第123章
某一天,趙常山跑去鶴崗打電話給老友周叔。
上級領導聽到小麥已經曬好了,要求盡快行動。
周叔趕緊帶人帶着卡車過來。
早上九點打完電話,下午三點隊伍已到了。
走進院子裡,看見地面上鋪滿厚厚的麥粒,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高興。
這麥粒品質不錯,完全可以作種子。
旁邊農莊也給出了差不多的報告。
衆人開始忙着将麥子裝袋、稱重。
趙常山意識到這些人都還沒吃午飯,便先讓糧食裝車,廚房則準備豐盛的飯菜。
大鍋炖菜,木桶蒸米飯,并加上嫩玉米切粒和大米一同蒸制,絕對是一頓美食;雞肉塊拌土豆也是必不可少。
配上自制的腌鹹菜,每個人都能享用滿滿一大碗。
周叔這邊定好了麥子價格——一級,定價每斤一毛零八分錢。
二十多名工人從三點忙到了六點多才完成裝包稱重。
總重量達到斤,約莫等于十四萬斤。
估計這是北大荒今年第一個豐收的成績單。
趙常山這片地水足肥美,一畝地收獲了三百五十六斤七兩。
那時一畝超過三五百斤就是上等麥子了。
也隻有精心照料的老農民才可能有這樣的成果。
周叔看着堅強的面龐想象出趙常山日夜勞作的情景。
叫來跟在他身邊的會計算賬。
很快得出數字:.6元。
這就是這一年的小麥收入。
當天共有五個車輛拉貨,平均每個車上裝載大約一千九百斤。
此外還額外裝了西瓜帶走,周叔也給了價錢。
最終總數元。
這讓趙常山不禁犯愁,賬戶還有三四萬元,現在又多了一個萬多,總收入已經超過五萬元。
而後面的收大豆、玉米更會增加更多收入。
過了中元節後的8月18日,
趙常山寫了詩,感歎往事。
同時拿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