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7年慕容博、蕭遠山如約比試,武技不分高下。
同日,慕容博遇吐蕃高僧鸠摩智(20多歲),兩人相約,鸠摩智去大理天龍寺求取《六脈神劍劍譜》,交換慕容博抄錄的少林寺絕技副本。
年末,葉二娘結識玄慈。
“姑娘,你怎麼了?”那婦人見我沒反應,便問道。
“哦,沒什麼,隻是在想些問題而已。
”我回過神,繼續邊喝茶邊答着。
“大娘,不知這裡是何處?您為何會說漢語?”
“此地叫破娘村,因緊挨着破娘嶺而得名,我們就是在那兒發現姑娘的。
至于我為何會說漢語,是因為這裡離漢朝不遠,我和拙夫常去邊界的城鎮做些小買賣,那裡有不少漢人出沒,久而久之我們也會說些漢語了。
姑娘若是要回漢朝的話,出鎮後向南走翻過破娘嶺和羅堆嶺,然後繼續向南再翻過橫山便到漢朝界内了。
”
“多謝大娘。
”我向救我的那婦人确認了時間,也知道了現在自己身在何處。
另外,也确定了自己還沒有錯過時間,離段譽出生還有段時日。
然而,雁門關事件已經發生,既然有時間便想去看看蕭遠山到底留了些什麼?但又不能和那婦人明說,得找個理由。
于是,道:“隻是我暫時不想回國,我想去雁門關走走,不知又該如何去得?”
“這……!”她似乎有些為難,又向我确認了一遍,“姑娘,你當真要去雁門關?那可是在遼國與漢朝的交界處啊!漢遼兩國戰事連連,每經過那裡的人都會被誤認兩國細作而被殺的不在少數。
”
“這個我自然知道。
隻是聽家人說祖上在那裡留了點東西,故想借此次出來之際去看看,祖上留了些什麼,然後再回國。
還請大娘指明怎去才好。
”
“也罷,不過姑娘可得當心啊。
”婦人轉頭看了眼外頭,此時天色已近黃昏,回過頭繼續對我說,“姑娘,你看現天色已晚,你又七天七夜沒吃東西了。
不如,在大娘這兒吃個便飯,大娘也給你講講怎去。
再多住一晚,等明日一早再去也不遲。
”
我聽了大娘的話,還在猶豫間,忽然門口響起一中年男子的聲音:“我内人說的對,現天色已晚,你一個姑娘家出門又不方便,還是等明日再走。
”原來是那位救我的男子,是這婦人的丈夫。
男子邊說邊走進來,像是剛從外面勞務回來的樣子。
對我說完,轉頭沖着妻子用西夏語說:“既然知道天色已晚,那還不去做飯!”
婦人看了看我,似乎有些猶豫。
男子立刻明白她的意思,仍用西夏語說:“你去做便是,這位姑娘我來勸。
”
婦人聞言,點點頭走出房間做飯去了。
待婦人走後,那男子就開始勸我了。
他用漢語繼續對我說:“姑娘,我們這兒地處偏僻,一到晚上外面就什麼也看不見,即使拿着火把也分不清東西南北。
更何況你暈迷了七天七夜,現在出去怎麼行!”聽他的語氣像是在吓唬我,他以為我和他們這個時代的人一樣膽小,可是我所經曆的事遠比他們想到的要多得多,但我心裡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聽了這男子的話,我萬分驚愕。
剛才就聽那婦人說我暈迷了七天七夜,現在眼前這男子又說一次,難道我果真暈迷了七天七夜?我一臉疑問地問男子:“請問,我當真暈迷了七天七夜?”
“是啊!所以,姑娘更該聽我們一句勸,留下來吃完晚飯多再住一晚,等明日養足了精神再去。
”男子繼續勸說着我。
果然!但我知道,我不隻是七天七夜沒有吃東西,至少要加上十年,當然這點隻有我自己知道。
等知道怎麼去雁門關後,本來我也不打算走着去雁門關,用疾風術是最快的方法,而這是需要消耗很大體力的。
看來我真該好好吃一頓再休息一下,否則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暈過去,要是從高空中摔下來可得不償失。
“好,多謝大娘和大叔關心,那小女子就叨擾了!”我起身福了福身答應了下來。
晚膳時那老婦把與雁門關有關的事都跟我說了遍。
雁門關地處遼國與宋朝的交界處,自宋遼建國以來,因兩國在這裡打過不少戰事,而導緻凡有兩國人經過關時,都會糟來另國的屠殺,場面慘不忍睹。
難怪此夫婦對我想去雁門關的事有所阻攔。
我也知道,此去十分兇險,但我必需去看下當初蕭遠山在石壁上留下的全文是什麼。
因為第一,我知道如果此次不去,我不知道日後何時還會來此。
第二,根據金大師原著所寫,之後會被削去一角,全文有所損壞。
因此,我無論如何都得去次才行。
翌日一早,我别過這對西夏夫婦,避開人群找了個無人之處,施展“疾風術”向雁門關方向飛去。
約莫一日光景,我便落在了雁門關關下。
擡頭望去,果然是峰巒疊嶂,山岩峭拔,峽壑陰森。
傳說,因這裡山太高,大雁南來飛往,隻能從此關隘飛過,得名雁門。
雁門關東、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岖,絕頂置關,謂之西陉關,亦曰雁門關。
雁門關西北,約10公裡處有座廣武城。
廣武城,是一處長方形古代城堡,10多米高的長城,為條石基磚包砌。
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曆朝曆代都視為拱衛京都、屏護中原的兵家重地。
其以要塞、險峻和曆史上多戰事聞名全國,後被列為中國九大名關之一。
《呂氏春秋》記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
雁門關有東、西、北三座關門。
東門樓名雁樓,關門外有趙國良将李牧祠舊址。
西門樓是六郎廟。
北階曾建駐軍官署,西北方是習武演陣之教場,南面則是雁門山高·峰“過雁峰”。
小北門為雁門關第一道關門,門額嵌“雁門關”工字石匾一方,東、西門額分别嵌“天險”、“地利”的石匾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