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這天山童姥也太有點不分青紅皂白了吧,不告訴我她口中的“賊賤人”是誰也就算了,竟然說我是小賤人。
我哪裡賤了,不就是現在的功夫跟你們的有點相似嗎,不就是流的血和你們不一樣罷了,有必要那麼罵人嗎!還有,你罵也就算了,還不給我任何辯解的機會,直接打過來,那也太狠了吧!
好吧,我承認你已經成功把我激怒了,後果很嚴重。
但就在我即将出手之際又想到:身為維莉娅王國的一位女王,如果我現在出手打你,被傳了出去,人家會說我欺負老弱病殘,卑鄙,無恥,沒品,黑心肝,沒良心,不要臉,沒人格,羞羞臉,喪心病狂,無血無淚,人神共憤,天地不容,冷血動物,妄為靈長類的,沒有女王的風度。
回頭再想想,天山童姥就是這樣的性格,隻按自己的牌理出牌,從不顧及别人。
OK!既然打不得,你又是這樣個性,我認了,那我躲總行了吧。
想着想着掌風已來到跟前,再不躲我的小命可就真的要挂了。
眼看掌風即将拍到我臉上,我突然急使一個瞬間轉移,轉到天山童姥的身後。
天山童姥見我的“輕功”速度一驚,但她立即恢複了過來,一個急轉又一招招“陽春白雪”接連着打過來,且一掌快似一掌,一掌比一掌狠。
剛開始我還能躲過,可是到後來就漸漸地就招架不住了。
雖然如此,但我依然不敢有任何松懈,怕萬一有個疏忽,随時會要了自己的命。
心裡暗暗地激勵着自己:我還沒去找段譽,我還不能死。
打久了總要緩解下,我便趁着天山童姥稍緩的間隙,浮軸一揮,一道藍光從袖中竄出,對上天山童姥的掌風,另一手也同樣一揮,另一道藍光從另一手的袖中竄出,擊中了天山童姥的胸口,将天山童姥借勢推出一段距離。
乍看剛才從我袖中竄出的是兩道藍光,其實是兩條布帶。
天山童姥沒有想到我會突然還手,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中了我一擊,卻隻在被我借勢推出一段距離後向後踉跄了幾步,沒有受什麼傷。
真不虧是位宗師,内功果然深厚。
隻是在想,這小娃娃的武功詭異得狠,不知師承何派,怎麼自己從來見過或聽過。
而我,因此也獲得了天山童姥的“重視”,使出全力來對付我。
呵呵,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隻見天山童姥将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陽掌混合起來打,還配合上了淩波微步。
而我也用手臂帶動布帶不停地揮舞,時進時退,與天山童姥周旋着。
目前,我的武功路數對這個時代來說是異常怪異的。
從表面上來看,一來完全分不清楚我是攻是守。
二來,于其說我是在打架,倒不如說我是在跳舞。
因為從旁看去,我好像是在翩翩起舞。
雖說,天山童姥所使的逍遙派的武學看上去也像是在舞蹈,但我的更像。
一直在旁的衆宮女見我的武功怪異,都紛紛議論着我的來曆,甚至有人說我來自邪教。
雖然她們的聲音很輕,但我還是能聽見。
喂,拜托!我承認我目前的武功是和你們所知的确實有所不同,但也不至于論為邪教吧,我好歹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女王,豈能容你們此等侮辱。
然而,我一時隻顧着聽她們說話,卻忘了自己正在和天山童飄雲對陣,結果手中一松,雙手之間出現了間隙。
等我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天山童姥就趁着我松解的那一刹那,一手抵擋着我的攻勢,另一手則快速地從我雙手之間的空隙穿過,重重的一掌打在我的胸口。
我“噗——”的一聲又吐了口血——紫血。
“怎麼樣,小娃娃?你到底說不說,那賊賤人是不是派你來殺我?”天山童姥重擊了我一下之後,也不再出手了,而是狠狠地跟我說話。
我無奈地歎了口氣,說:“姥姥,我真不知道您所說的賊賤人是誰。
可否告知她的姓名?”
“好,姥姥我就告訴你,好讓你死得明白。
她,也就是你的師傅,我的師妹,李秋水。
”
李秋水?啊,我想起來了。
她和童飄雲都愛上了自己的師兄弟無崖子,先是李秋水在童飄雲練功正當緊要關頭之時,在她腦後大叫一聲,吓得她内息走火,真氣走入岔道,從此再難複原,永不長大。
而後童飄雲則潛入西夏皇宮,趁李秋水在睡覺時在其臉上劃了個“井”字,當然這是今日以後的事了。
因為受了重傷,我輕聲的說:“經姥姥這麼一提醒,我道是想起了些。
但她不是我師傅,我更不認識她。
……”我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天山童姥打斷了。
“哼!小賤人,還不承認。
我的手下都告訴我了,你的武功跟我派很相似。
哼!看來你是不進棺材不掉淚。
”說着又準備出手了。
唉,又叫我“小賤人”,你能不能換個别的稱呼。
算了,不跟你計較,否則會顯得我很沒風度的。
正當我還要辯解些什麼時,旁邊的一名女子上前對天山童姥說了些話,讓我不禁打了一下冷顫。
隻聽她說:“尊主,奴婢有一個好主意。
尊主,不如同那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島主一樣,給她種下‘生死符’,再把她關起來,如果她不說出為,我們就不給她解藥。
”童飄雲聽後點了點頭,并命人取些酒水來。
聽她再次提到“生死符”,我倒抽口冷氣,似乎又想起了些東西。
我記得書中說過這生死符是天山童姥童飄雲的獨門暗器,雖然靈鹫宮中有人知道,但童飄雲沒有傳給任何人,除了之後的虛竹。
這生死符是武林中第一等的暗器,是利用酒、水等液體,逆運真氣,将剛陽之氣轉為陰柔,使掌心中發出來的真氣冷于寒冰數倍,手中液體自然凝結成冰。
發射生死符更有學問,在這片薄冰之上,如何附着陽剛内力,又如何附着陰柔内力,如何附以三分陽、七分陰,或者是六分陰、四分陽,雖隻是陰陽二氣,但先後之序既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