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選擇老師這個職業,陸言歡并不是出于對小孩的喜歡,而是覺得這個職業所處的環境比較單純,比較适合自己的性格。
六七歲的孩子,和成人的思維完全不一樣,他們會争搶一張紙巾、一塊兒橡皮擦,又會因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斷交”,還會因為一支鉛筆、一本作業本而痛哭流涕,這在陸言歡成為小學老師之前是完全沒辦法想象和理解的事。
偏偏小朋友遇到這些事總會第一時間尋求老師的幫助,剛工作那一年,陸言歡經常被這些事搞得頭大。
時間久一點了,她才發現,隻要有人的地方,就總會有紛争。
反而是孩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的存在,跟他們相處久了,你會發現很多複雜的事情都變得簡單起來。
和周鶴凜結婚後,她是有做好成為一名母親的準備的,甚至渴望過和周鶴凜擁有一個孩子,她想着若是有了孩子,也許她和周鶴凜的關系就會變得不一樣。
這種渴望一度十分強烈。
可是,直到和周鶴凜離婚,他們也沒有夫妻之實。
反倒是和沈璨荒唐的一晚,竟然有了孩子。
陸言歡覺得老天一定是在捉弄她。
可是怎麼辦呢?
就算是捉弄,她也認了。
她想生下這個孩子。
陸言歡坐在鋪着榻榻米的飄窗上,望着對面那棟樓某戶客廳亮着的燈光出神。
十幾歲的時候,她父親陸定韬和母親謝意傾離婚,跟着謝意傾另嫁,陸定韬另娶,各自又有了小孩,哪怕他們口口聲聲說多愛她,她也覺得自己多餘。
她很希望能擁有自己的家庭。
所以,當周鶴凜提出結婚的時候,她義無反顧的答應了。
其實那時候陸定韬和謝意傾都是反對的,她也明知道周鶴凜娶她并不是因為愛她,但她還是嫁了。
除了她愛周鶴凜,也是希望她能成為自己家庭的主人,而不是多餘的存在。
有了這個孩子,她就不是一個人了。
可是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
無論是她現在的個人情況,還是經濟條件都不适合生下孩子。
何況這個社會對父不詳的孩子總是有諸多猜忌,帶着别樣的目光。
如果要生下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