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醫務室窗戶灑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此時,身着白大褂、戴着眼鏡的張建軍正忙碌地整理着藥櫃裡的藥品。
他專注而認真,額頭上微微滲出細密的汗珠。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張建軍擡起頭,隻見楊廠長和李懷德一同走進了醫務室。
楊廠長面色凝重,李懷德則緊跟其後。
“老張啊,剛剛上級發來了一份緊急通知。
”楊廠長開門見山地說道,聲音略微低沉,“說是要組織一次針對廠醫的醫術培訓,我們紅星軋鋼廠呢,就隻有你這麼一位廠醫,所以這次培訓隻能派你去參加啦!”
聽到這話,張建軍不由得愣住了,手中拿着的一瓶藥水也停在了半空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回過神來,滿臉擔憂地說道:“楊廠長,李主任,要是我走了,這廠裡可咋辦呀?萬一有工人突然生病了,那該如何是好?”
楊廠長拍了拍張建軍的肩膀,安慰道:“老張,我知道你的顧慮,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
這次培訓對于提升咱們廠醫的醫療水平非常重要,而且機會難得。
至于廠裡嘛,我會想辦法安排好的,你就放心去吧!”
張建軍眉頭緊皺,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
他深知自己作為廠裡唯一的廠醫,肩負着保障全體工人健康的重任。
但面對上級的命令和楊廠長的決定,他又不好再推辭。
猶豫再三之後,他終于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好吧,楊廠長,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參加這個培訓。
希望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裡,廠裡一切都能平安無事。
”
張建軍雖然答應了去參加培訓,但心中那份對工廠的責任感和對工人們健康的擔憂卻并未因此減輕半分。
他深知,這次培訓雖然重要,但工廠的日常醫療需求同樣不容忽視。
于是,在準備出發的前幾天,張建軍開始加班加點地工作,不僅仔細檢查了醫務室裡的每一份藥品和醫療器械,還特意為工人們準備了一份詳細的應急處理指南,并貼在了醫務室的顯眼位置。
“萬一我不在,工人們遇到緊急情況也能按照這份指南進行初步處理。
”張建軍心裡默默想着,眼神中透露出對工人們深深的關懷。
與此同時,楊廠長也沒有閑着。
他深知張建軍離開後的空缺對工廠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于是迅速召集了工廠内的幾位骨幹,包括生産主任、安全主管以及人事部門負責人,共同商讨應對方案。
“老張一走,醫務室那邊确實是個問題。
”楊廠長率先開口,眉頭緊鎖,“但我們不能因此就亂了陣腳。
我提議,我們可以臨時組建一個應急醫療小組,由各部門抽調懂一些基本醫療知識的人員組成,負責在張建軍不在期間處理一些簡單的醫療問題。
”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緻贊同。
很快,一個由生産線上有經驗的工人、接受過急救培訓的安全員以及人事部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