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拉车的学问

首頁
    民國可不是什麼小資時代,——小資屬于有錢人,他們是極少數。

     窮人過得相當辛苦,每一個銅子兒都看在眼裡。

     這種兩個大枚銅圓才能買的煎餅果子,更不可能天天吃上。

     秦九章把自己的煎餅果子遞給她:“這個也吃了。

    ” “不行!” 秦萱萱立刻回絕:“哥,你跑了一天車,一定累壞了。

    ” 秦九章笑了笑:“我在外面吃了。

    ” “真的吃了?” 秦萱萱眼睛盯着秦九章手裡的煎餅果子,小眼神中滿是疑問與希冀。

     “真的!”秦九章拿起她的手,硬塞給她,“讓你吃就吃!” 秦萱萱喜笑顔開:“太好了!就像過節一樣!” 逗妹妹笑本來就是秦九章少有的歡樂源泉,他也樂道:“吃兩個煎餅果子就過節了?” “嗯——”秦萱萱想了想,“要是能吃上烙餅夾醬肉和爆肚當然更好!聽祥子哥說,東安市場的那家爆肚王老好吃了。

    我前天撿煤核的時候路過了,真的好香!” “那我買給你吃。

    ”秦九章說。

     “算了,今天能吃上兩個煎餅果子我已經很開心了,”秦萱萱從幻想中走出來,“哥,你把号坎脫下來吧,我給你洗一洗。

    ” 窮人家的孩子每天雜活挺多。

     秦萱萱沒錢上學,但是早晨出去打粥,下午撿煤核,有時順便拾點沒人要的“破爛”換錢。

     ——隻是别人眼裡的破爛。

     秦萱萱手很巧,破舊的煤油燈她都能用各色的零碎鐵片裝飾得格外好看。

     腦子也伶俐,沒上過幾天學,卻能精确計算如何讓每塊肥皂多洗幾件衣服、如何用最少的煤核燒出最旺的火。

     她接過秦九章脫下的号坎,拎起一個舊盆子就去院子裡打水了。

     這時候,秦九章仔細打量了打量自己住的屋子,說句家徒四壁一點不為過。

     除了一張土炕,基本沒有别的家具,就連菜闆子,都是用的時候才臨時放在一個小木凳上。

     屋子裡有個小隔間,用石頭架着一張鋪闆,上面是草墊和被褥。

    妹妹秦萱萱平時就睡在這兒。

     别人開局一個碗,自己開局一個破屋? 不對,就連屋子也是租的,不是自己的。

     整個大雜院一共住着八戶人家,除了北屋祥子家住兩間房,其他戶都隻有一間,有的屋裡擠着七八口人。

     所以他們這間屋還算好了。

     秦九章從口袋裡掏出白天撿的那張舊報紙,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快熟悉繁體字。

     知識改變命運是他唯一的路。

     雖然繁體字都認識,但讓他寫的話,很多還真寫不出來,必須花時間練習。

     其實仗着自己流利的英文水平,在民國可以橫着走,但誰會上來就相信你一個臭拉車的嘴裡說出來的那些聽不懂的“鳥語”是英語哪? 整個北京城沒多少外國人,還得湊巧碰見英國人或者美國人才行,但那些洋人老爺更看不起穿号坎的車夫。

     另外,民國是個典型的“人靠衣裝”的社會:一套光鮮的衣服非常重要。

     隻不過西服動辄六七十大洋,民國就算收入相對可以的工人,一個月也才掙一二十,怎麼買得起?街上那些穿着制服的巡警,一個月更是隻有六七塊。

     即便不買西裝,上等料子的傳統服飾也絕不便宜。

     而沒有這些,甚至沒有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要不包國維同學死活要買司丹康頭油,還想買雙好看的球鞋哪。

     ——穿得土裡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