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千里报恩(已经签约,放心收藏阅读!)

首頁
    元豐二年,臘月。

     汴京。

     與溫暖濕潤的眉山不太一樣,臘月的汴京天寒地凍。

     一陣寒風吹來,蘇允滿臉刺疼。

     那寒風穿透衣衫,直往骨頭縫裡鑽去。

     蘇允顧不上寒冷,緊緊盯着東澄街北那座大門北向而開的建築。

     汴京的房屋大多坐北朝南,但這座建築卻是北向而開,十分不尋常。

     那座建築四周遍植柏樹,烏鴉栖居其上,人稱“烏台”。

     哦,便是大宋帝國最高的執法機關——禦史台。

     禦史台大門緊緊閉着,然而兩側的小門卻是有很多的胥吏進進出出,一個個神色狠厲。

     有人看到蘇允在附近觀察禦史台,一個警告的眼神便扔過來。

     蘇允趕緊将脖子縮了縮,将自己昂藏的身軀藏了藏。

     忽而他眼睛一亮,一個蓬頭散發、骨瘦如柴,狼狽到了極緻的中年男子被兩名健壯的兵丁半攙半挾持着從小門中擠将出來。

     “便是他!” 蘇允邁開大長腿,往三人走去。

     那兩名兵丁看到大步而來的蘇允,立即警惕摸向腰間的鼓囊,大聲道:“什麼人,站住!” 蘇允長揖及地,悲聲道:“九十二叔,允在此等候您多時。

    ” 兩名兵丁有些錯愕。

     中年男子緩緩擡頭,從散發中看到一個昂藏少年,頓時有些錯愕,道:“你是眉山蘇氏的後輩?” 蘇允立即道:“九十二叔,您還記得蘇林麼?” 中年男子神情恍惚,仿佛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似乎有些想不太起來,蘇允見狀心中一痛。

     趙顼啊,趙顼,你看看,你看看,你怎麼就将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有才華之一的蘇轼折磨成這個樣子,活該你趙家蒙受恥辱啊! 蘇允想起烏台詩案中的那些記載: 【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 【遙憐北戶吳興守,诟辱通宵不忍聞】…… 從八月二十到十月中旬,将近兩個月的審訊,蘇轼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受到難以言喻的淩辱和折磨。

     這些小人為達到他們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動辄大聲辱罵甚至撲打,為日不足,繼以夜審。

     當時另有一名大臣蘇頌,因審理一樁人命官司受人誣陷而下獄,關押在蘇轼隔壁的牢房,親耳聽到禦史們對蘇轼所進行的種種非人虐待,為之悲歎不已。

     蘇轼這麼一個許多後世人的偶像,就被你們生生折磨成這個模樣! 蘇允悲痛道:“九十二叔,家父蘇林,家母李氏,在眉山蘇氏中排行第五十三。

     當年我父母親成親之時辦不起婚禮,是您母親資助得以成親的,您還記得麼?” 蘇轼頓時想起來母親程夫人當年經營有成,在掙不少錢之後,對鄉裡慷慨助學,扶老濟困,對族人亦是照料備至。

     而似乎就有這麼一項,族人若在成親、上學上有困難的,可以尋上門來,母親都會慷慨解囊予以資助。

     蘇林……五十三……咦,有印象了! 蘇轼仔細端詳蘇允,好像是跟印象中的五十三嫂嫂很是相像。

     當年的五十三嫂嫂可是眉山有名的美婦人,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