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黄州!

首頁
    到了岐亭,離黃州便很近了,一行人加了把勁,第二天終于抵達了黃州。

     一座偏僻小城,城牆老舊,也并不大,而且商業蕭條,除了城外的滿山的竹林以及繞城奔流的長江尚有幾分可觀之外,再無半點看點。

     進了城,蘇轼看了一下比陳州都遠不如的街道,更别說跟汴京那等繁華所在相比了。

     蘇轼正待轉頭與蘇允說一句【你看,我都說黃州很是偏僻蕭條吧,現在後不後悔】類似的話時候,便看到蘇允那張英俊得過分的臉上有着一種頗為奇怪的滿足感,那種滿足感近似于【哇,這裡真有趣,果然來對了的】意思。

     蘇轼對蘇允這種奇怪的行為有些不解,但他的話已經說不出來了,隻能是任由着驢車載着去州衙。

     黃州州衙說是州衙,其實與一縣衙也比不太上,從外面看着,那年代感便撲面而來,不說這裡是州衙,蘇允都要認為這裡是某處古迹了,不過這麼想也沒有關系,宋朝官員一向不被鼓勵修衙,因此衙門大多比較破舊,而黃州州衙尤其破舊而已。

     蘇允低聲與蘇轼問道:“叔父,您知道這州衙什麼時候修的麼?” 蘇轼琢磨了一下道:“看這形制與老舊程度,大約是五代之前的了吧?” 果然,這州衙比蘇允他太爺爺年紀還大得多。

     蘇轼等人在州衙門口,立即驚動了知州陳轼,陳轼本想出來迎接,但想到蘇轼乃是新黨貶谪而來,自己若是出去迎接,豈不是落人口實? 于是陳轼便使人出來帶蘇轼進了州衙,也不避着旁人,神情冷淡的讓蘇轼入職。

     當蘇轼問起居處的時候,陳轼淡淡道:“蘇員外隻是在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至于如何安置,蘇員外可自己尋地而居,本州卻是管不得的。

    ” 蘇轼看出陳轼的冷淡與針對,也沒有敢反駁,領了命便退出了州衙。

     現在的他對官府有一種畏懼感,竟是不肯在這裡多留,出了州衙以後,既是有些松了口氣,但亦是有些茫然。

     官舍不讓住,那我們要往哪裡去,到時候家人十幾口也要跟着過來,又要去哪裡落足? 蘇轼站在州衙門口,一時間覺得天地之大,竟然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蘇允哪裡不明白蘇轼在想什麼,笑了笑,扯了一下蘇轼的袖子道:“城裡有家叫定惠院的小寺廟,咱們可以去借住幾天。

    ” 蘇轼歎息道:“幾天之後呢?” 蘇允又是笑道:“就暫時落足而已,我會盡快想辦法的。

    ” 蘇允尋人問了路,來到了定惠院,定惠院的主持與那汴京邊上的市儈老和尚不同,聽聞是貶谪的蘇轼,頓時心生敬意,立時請着蘇轼等人入内安排房間,而且很快安排上熱騰騰的齋飯,令得蘇轼心生感激。

     定惠院這邊視蘇轼為貴賓,禮遇有加,讓蘇轼在颠沛流離之餘,終于有了一個可以暫得喘息的處所。

     蘇轼放下行囊,獨自閉關在小屋裡,又不免回想起這一年來慘痛的經曆。

     這場從天而降的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