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裡,王夫人收到了遠在金陵的妹妹送來的書信,信中表示想要帶着女兒薛寶钗,在姐姐這裡住上些時日,又提到想讓薛寶钗參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一事。
王夫人十分高興妹妹能來京城一事,早先因為侄子薛蟠一事兩姐妹鬧的有些不愉快,今日薛姨媽來信便是要與姐姐王夫人和好的意思。
第二天一早,王夫人服侍賈母用餐時,特意請示一番,賈母接過丫鬟遞來的帕子,擦試過後回了王夫人道:“既然是你妹妹來,那便先在府中住着,你親自收拾了院子,讓她們母女先住着。
”
“唉,兒媳省的了。
”王夫人得了回複高興的應下。
對于她的這位妹妹,王夫人是十分憐惜的,她們姐妹自小一起長大,感情甚好,隻是可憐她這妹妹,因為家中長輩接連去世,生生誤了花期,才嫁與薛家,雖是皇商但也始終擺脫不了“商”一字。
想着這次妹妹來,王夫人便想着兩人能夠重修舊好,她們嫡親的姐妹間不要因此就生分才好。
又囑咐下人們将給薛姨媽母女住的院子仔細打掃好,又親自布置了一番,才算滿意。
……
這邊薛家母女一路坐着自家的船隊,來到京城,入了榮國府後,便見到了王夫人。
姐妹倆多年未見,今日見了難免觸景生情,都紅了眼眶,抱在一起好生哭訴一番,舊日的埋怨也一抛而散。
王夫人拿帕子擦了擦眼淚,看向薛姨媽身旁的薛寶钗,見她小小年紀,便生的很是嬌俏,眉眼間像極了自己妹妹,不由地心生親近。
薛寶钗也紅了眼眶,見王夫人看過來,行了禮:“寶钗,見過姨母。
”
王夫人伸手扶住她說:“好姑娘,到姨母這來,将薛寶钗拉到自己身邊說,來了姨母這,便當自己家一樣,我常聽你媽說你聰慧孝順,今日見了果然是個孝順孩子,我見了也是喜歡的緊。
”
……
三人說了會話,王夫人便領着她們去見了賈母。
此時老太太屋裡坐滿了人,幾個孫子孫女都來到了賈母房中,圍坐在賈母身旁,說話逗趣,不一會便哄的老太太笑出了聲。
外邊丫鬟們通傳,王夫人帶着薛家母女前來拜見老太太了。
老太太忙招呼丫鬟們将人迎了進來。
薛家母女進來後拜見過老夫人,薛姨媽又拿來早先備好的禮對老夫人說:“我們初來府上,便想着先拜見老夫人一番,特意備了份薄禮還望老太太不要嫌棄。
”
賈母笑呵呵的讓丫鬟收了禮,說:“既然是親戚上門,便不要生疏了,我一早便讓政兒媳婦收拾了院子出來,你們且安心的住着,也與你姐姐好生說說話,你們姐妹多年未見,想必有說不完的話。
”
說着便讓丫鬟給薛家母女上了坐,又囑咐一旁的王夫人道:“她們母女剛來咱們府上,萬事都不熟悉,有什麼缺的用的,你這做姐姐的多上點心,不要待慢了她們。
”
王夫人都一一應了。
老太太身旁的寶玉這時出聲道:“這便是新來的姐姐嗎,好生漂亮。
”
又問薛寶钗道:“不知姐姐叫什麼,又是哪裡人。
”
賈母這時為他答道:“這是你姨媽家的女兒,金陵人士,姓薛取名寶钗,你們幾個往後要與這位新來的姐姐好生相處。
”
又與薛寶钗介紹道:“他是你姨母的兒子,取名寶玉,又指向另一邊坐着的賈琰道,這是你姨母另一個兒子,取名蒖玉,他們是對雙生子。
”
隻見端坐在老太太旁的一位半大少年,面容清俊,一雙鳳目顧盼生威,鼻梁高挺,薄唇輕抿,好一個俊秀的少年郎,仔細看去眉眼間與寶玉有三分像,但兩個人氣質卻截然不同,賈琰更嚴肅些,不怒自威間與父親賈政更相似些。
賈琰起身與薛寶钗互相見過禮後,賈母又向薛寶钗介紹并排坐在一起的三春和黛玉,一一指給薛寶钗認識。
幾個女孩間互相見過禮,薛寶钗見了賈府幾個女孩子心中暗暗吃驚,早先隻聽姨母說府中有幾個與她差不多大的姑娘,沒想到賈府的幾位姑娘都生的花容月貌。
就連這位老太太的外孫女瞧着通身氣質都是不凡,容貌絕不輸與其她姑娘,自有一番赢弱美人之姿,惹人憐愛。
薛寶钗一向自認為自己的品貌才學都是十分出衆的,今日見了幾個姐妹,才覺得天外有人,别的不說,眼前的林姑娘無論氣質容貌都是不凡的。
薛寶钗見過幾位妹妹後便心生親切,言語交談間便相互熟了起來,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