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輕咳兩聲後,向前邁出一步,率先恭敬地開口說道:“陛下聖明啊!此等決策實乃英明之舉,微臣深感敬佩!”他那洪亮的聲音在朝堂之上回蕩開來。
其餘大臣們這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紛紛附和着說道:“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他們臉上帶着谄媚之色,心中卻暗自懊惱自己方才竟然走神打盹兒被皇上發現了。
而此時端坐在龍椅之上的趙煦,心中卻是冷笑連連。
他心想:哼,你們這些家夥一個個都睡着了,真當朕沒看到嗎?如此熱血沸騰、關乎國家安危的大事,你們居然也能睡得着覺,真是太不像話了!且先記着這筆賬,日後再慢慢跟你們算賬!
接着,趙煦目光轉向蘇轼,嚴肅地說道:“蘇愛卿啊,此次戰事之中,那些奮勇殺敵的戰士們功不可沒。
所以對于他們的賞賜務必要足額發放下去,一分一毫都不得克扣。
特别是那些不幸戰死沙場的将士們,更要給予優厚的撫恤,絕不能讓我們的将士們既流血又流淚啊!”
蘇轼聽聞此言,趕忙快步上前,躬身施禮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當謹遵聖旨辦事。
絕對不會讓任何一位為國捐軀的将士受到絲毫委屈!”
趙煦見蘇轼态度誠懇堅決,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大手一揮,高聲喊道:“諸位愛卿,若還有何事需要上奏,盡可直言;若無要事,便就此退朝吧!”随着他的話音落下,朝堂之下頓時一片安靜。
……
下朝後,一道道聖旨快馬加鞭朝着邊境方向前去!
民間引起了一場哄然大波。
要說之前宋子文對于軍隊改革,大家還抱着懷疑的态度,但是這次大勝仗,大封賞一出,衆人就沒有顧慮了。
隻要有充足的利益,就有人前赴後繼地往上沖!
“老張啊,你快點出來呀,縣裡的差役大人們到咱村啦!”村長扯着嗓子,焦急地呼喊着。
張老漢一聽,心頭一緊,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走出門外。
“村長,您這麼着急找我,到底所為何事啊?”張老漢一邊擦着手,一邊問道。
村長迎上前去,壓低聲音說道:“老張啊,縣裡的差役大人專程前來,說是要給你們家送些東西呢!”
張老漢心中疑惑,但還是趕忙跟着村長來到了村口。
隻見幾位身着官服的差役正站在那裡,周圍還圍攏了不少村民。
張老漢走上前去,對着為首的差役躬身行禮道:“官人老爺,不知小老兒犯了何事,竟勞煩各位大人親自前來?”
那位差役上下打量了一番張老漢,緩聲道:“老人家莫要驚慌,你可是名叫張二牛?家中可有一子名為張柱,現于軍中效力?”
張老漢連連點頭應道:“正是,正是。
不知我家那小子可安好?是不是在軍中闖下禍端了?”
差役微微搖頭,面露惋惜之色,沉聲道:“老人家,實不相瞞,令郎張柱在和契丹狗大戰時英勇作戰,不幸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