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子一襲月白錦袍,腰束黑色玉帶,身姿挺拔如松。
頭發用玉冠高高束起,劍眉斜插入鬓,雙眸深邃有神,透着幾分倔強與不羁。
來人正是楊康,楊康正準備走,一道聲音叫住了他!
“公子請留步。
”穆念慈輕聲說道,聲音如黃莺出谷,婉轉悅耳。
楊康微微一愣,方才還沒注意,仔細地端詳了一下,眼前這位姑娘貌似天仙,讓他這位閱女無數的花花公子的心中泛起一絲漣漪:“姑娘有何事?”
穆念慈莞爾一笑:“方才見公子身手不凡,懲治了那些惡徒,小女子心生敬佩。
隻是看公子似有難處,若不嫌棄,不妨直言,或許小女子能幫上一二。
”
楊康心中一動,他确實饑腸辘辘,一路上走來,能當的東西他都已經當了,現在是真的身無分文了,但他的驕傲又不願輕易接受他人施舍。
可這姑娘的眼神真誠清澈,讓他難以拒絕。
猶豫片刻,他說道:“實不相瞞,我離家出走,如今身無分文,連頓飯都吃不起了。
”
穆念慈輕笑出聲:“原來是這樣,公子莫要見外,這臨安城最大的酒樓便是我穆家産業,公子若是不餓,就當陪我吃頓便飯,全當是小女子謝公子的救命之恩了。
”
楊康一聽“穆家”二字,心中知曉這姑娘來頭不小,但見她毫無驕矜之氣,便也爽快答應:“如此,就多謝姑娘了。
”
二人攜手走進酒樓,掌櫃的一看是自家大小姐,忙迎上來:“大小姐,您今兒怎麼來了?快樓上雅座請。
”又偷偷打量了楊康一眼,心中暗自揣測這位公子的身份。
穆念慈吩咐道:“把店裡的招牌菜都上一遍,再拿一壇好酒。
”說罷,與楊康一同上了二樓。
雅座内,布置得頗為雅緻,牆上挂着名人字畫,桌上擺放着精緻的茶具。
二人相對而坐,一時間竟有些拘謹。
丫鬟小翠乖巧地為二人斟上茶,穆念慈率先打破沉默:“還未請教公子高姓大名?”
楊康端起茶盞,輕抿一口,隻覺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在下楊康,家父是楊鐵心。
”
穆念慈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原來是楊家公子,久仰久仰。
楊家世代忠良,楊伯父駐守幽州,楊家槍法的威名在臨安城誰人不知。
公子為何要離家出走呢?”
楊康苦笑一聲:“姑娘莫要再提,我不過是厭倦了府中的生活,想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尋一份屬于自己的自在。
”
穆念慈心中湧起一股共鳴,她又何嘗不是被困在穆家大小姐的身份裡,渴望自由:“公子的心境,我懂。
這世間有太多束縛,難得公子有這份勇氣。
”
正說着,酒菜陸續上桌,有鮮嫩肥美的西湖醋魚、香氣撲鼻的叫化雞、軟糯香甜的東坡肉,還有一壇醇厚的女兒紅。
楊康本就饑腸辘辘,見此美食,也不客氣,拿起筷子大快朵頤。
穆念慈看着他的吃相,不禁“撲哧”一笑:“公子慢些,莫要噎着。
”
楊康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讓姑娘見笑了,我實在是餓壞了。
”
穆念慈輕輕搖頭:“無妨,公子吃得開心就好。
”說着,她也優雅地夾起一塊魚肉,放入口中,慢慢品味。
酒過三巡,二人的話匣子漸漸打開,從詩詞歌賦談到江湖趣事,從家國大事談到個人理想,越談越是投機。
楊康發現穆念慈不僅容貌絕美,才情出衆,内心更是善良堅毅,對她漸生情愫;穆念慈也被楊康的灑脫不羁、豪情壯志所吸引,目光總是不自覺地落在他臉上。
“楊公子,你日後有何打算?”穆念慈紅着臉,輕聲問道。
楊康放下酒杯,目光堅定:“我想遊曆江湖,結交天下豪傑,學一身絕世武功,若是有朝一日,國家有難,我定當挺身而出,保家衛國。
”
穆念慈眼中滿是贊賞:“公子志向高遠,小女子佩服。
隻是江湖險惡,公子孤身一人,可要多加小心。
”
楊康心中一暖:“多謝姑娘關心,有姑娘今日這番話,我楊康定不會辜負。
”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窗外燈火闌珊。
楊康意識到該告辭了,他站起身來:“姑娘,今日承蒙你款待,楊康感激不盡。
天色已晚,我也該告辭了。
”
穆念慈心中有些不舍,但也知道留不住他:“公子一路珍重,若是日後有緣,咱們還會再見面的。
”
“公子稍等!”穆念慈叫住楊康,從内襯裡掏出個娟布包,從裡面拿出兩錠銀子。
“我知道楊公子現在離家出走肯定缺銀子花,小小心意,沒别的意思!”
楊康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接下這銀兩!
楊康深深看了她一眼,轉身下樓。
穆念慈走到窗邊,看着他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就好像冥冥之中兩人自有緣分存在!
………
大宋,這片昌盛的山河,在盛世的華章中熠熠生輝。
臨安,作為王朝的心髒,繁華得如夢如幻,雕梁畫棟綿延于街巷,車水馬龍奏響着富足的歌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在這花團錦簇之下,江湖的暗流卻悄然湧動,一場關于兄弟情義、家族榮譽與正義追尋的故事,就此拉開帷幕。
郭靖,這位出身将門、心地純善的青年,身形魁梧壯碩,猶如一座巍峨的小山。
聽聞義弟楊康與父親起了争執,繼而負氣離家,朝着臨安奔去,他心急如焚,片刻未曾耽擱,跨上那匹汗血寶馬,日夜兼程地追了過去。
一路上,疾風扯着他的衣衫,發絲淩亂地飛舞,臉上的塵土被汗水沖出道道痕迹,可他哪顧得上這些,滿心都是楊康的安危。
郭靖深知,楊康身世非凡,作為楊家将的後裔,承載着家族沉甸甸的榮耀。
楊家一門忠烈,往昔歲月裡,他們身着戰甲,馳騁沙場,為大宋的疆土浴血奮戰,用熱血與生命譜寫了壯麗的史詩,其威名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楊康的父親楊鐵心,如今身為幽州牧,殚精竭慮,不僅重振了楊家将的赫赫威名,還将戍邊重任扛在肩頭,保一方安甯,是大宋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楊康自幼在這般英雄世家成長,聰慧機敏,武藝其實不弱,但是相較于他的那纨绔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