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蘭提克斯騎兵在坦蕩的克裡特平原行進。
近萬名渡河騎兵,隻抽調了五百名輕騎,往西南方向深處行進,任務是大範圍掃蕩,打擊耶西尼亞帝國軍的後勤單位,切斷可能存在的補給線。
沿途如果發現伐木場、礦坑或者其他與戰争資源有關的地方,也可以視情況占領。
其餘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朝激流大橋進發,包抄耶西尼亞守軍後方。
穆辰洲和海雯乘着戰車,跟在重甲騎兵陣列的後面,左右是并排行進的戰車列隊,身後是跑步行進的輕甲步兵,以及少量弓箭手。
他們統一歸屬為步兵陣列,速度勉強能跟上前面的重甲騎兵。
步兵陣列後方,是壓陣的輕騎兵陣列,數量僅次于重甲騎兵。
輕騎兵速度快,機動性強,進可增援前方重騎兵,左右橫移可使整個軍隊的陣型得以變換。
如果後方被突然出現的敵軍襲擊,作為騎兵單位也能有效抵擋。
輕騎兵陣列的後面,是遠遠跟進的重裝步兵。
這些士兵因為速度緩慢,已經與大軍脫離開,成為單獨行進的陣列。
因為突襲耶西尼亞守軍的任務刻不容緩,等不及他們,加之本來重裝步兵數量也不多,便姑且當做預備力量。
戰車沒有坐的地方,隻能站在上面。
粗糙的做工,讓戰車快速行進起來十分颠簸,穆辰洲和海雯各自扶穩一個側邊,仍然左右搖晃、颠來倒去。
穆辰洲之前沒搭過戰車,擔心海雯會被晃到暈車。
他緊緊攬住海雯,想盡量幫老婆獲得平穩。
穆辰洲簡直懷疑,戰車的木制輪子恐怕都不是完整的圓形。
如果優麗娅和澤布羅陀的橡膠技術完善,并應用到車輪制作上,也許就沒這麼
這種戰車,實際上就是四個木制輪子頂着一個金屬平闆,平闆上鑲有三邊護欄,前方連接着幾個圍綁戰馬的鐵軸,設計十分簡單。
拉車的人和乘車的人,全部站在平闆上。
就這設計,還是借鑒于耶西尼亞人。
耶西尼亞帝國軍最早使用戰車,上面搭載遠近攻擊手段交替的士兵,成為綜合性很強的作戰單元。
戰争爆發之後,其他王國紛紛效仿和制作這種新奇玩意兒,即便無法訓練出有戰術素養的士兵,也可以當成某些特别人物的載具。
比如不會騎馬的王宮魔法師,或者不會騎馬、摩托車又不在身邊的魔劍士。
大軍渡河的行動,耶西尼亞人毫無疑問是偵察到的。
這麼多人,也不指望行蹤能隐藏起來。
索羅幹脆決定走大路。
這樣做可能會多繞些路,但有些好處:向導在前方打探會更方便,也避免途徑一些河灘邊衍生的小片沼澤濕地。
道路向遠離河灘的方向延伸,穆辰洲不要求别的,隻求自己這輛戰車能在路面上行走,盡量少一些颠簸。
道路兩邊的平原一望無際,苜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