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丞相府時已是申時,項柔踉跄着下馬險些跌倒,将馬缰扔給門口的侍衛便直奔院内,剛踏進他的院子便見冉度一臉焦急的站在門外,見到她之後幾乎是一瞬間便閃到了面前。
    
“為何如此胡鬧!”冉度的表情愠怒,語氣裡全是隐忍的擔心。
    
“先救人要緊。
    ”項柔抓緊了他胸前的衣服,吃力的喘着氣,見她如此冉度便不再多說什麼,扶着她進了屋内。
    
“項天澤。
    ”司音見到項柔之後立刻歡喜的沖了過來,一屋子的人全部齊刷刷的轉過頭來,丞相,太醫,項琉璃,還有蕭墨淩。
    
“拿去吧。
    ”項柔揚起嘴角從懷裡掏出解藥遞了過去。
    
“謝謝。
    ”段司音看了蒼白臉色的項柔一眼,心裡不忍,眼裡一瞬間盈滿了淚水,見項柔點頭後才飛快的跑回了床邊。
    
“不可再這般任性了。
    ”冉度心疼的理了理項柔額前淩亂的頭發,輕聲的責備。
    
“這不是好好的嘛。
    ”項柔扯扯嘴角低下了頭去,蕭墨淩看了眼床上的段司易又轉頭看站在門口依偎在冉度身邊的項柔,這身影為什麼這麼熟悉,這樣微低着頭依偎在别人身邊的身影,怎麼和那個女人的樣子疊在了一起。
    這樣一想不免皺起了眉頭,尤其是看到兩個大男人那般依偎在一起更是說不出的厭惡,便憤憤的轉開頭去。
    
“為何哥哥還不醒?”段司音帶着哭腔的聲音傳到項柔的耳朵裡,她才擡起頭走了過去。
    
“哪有這般快。
    ”項柔輕笑出聲:“又不是天上偷得的仙丹。
    ”
“那何時才會醒?”她抹了把眼淚看向坐在床邊的項柔,一臉難受的立在一邊。
    
“讓我看看。
    ”項柔微笑了下替他把起了脈,然後松了口氣:“中毒時間并不長,明日早晨便能醒來。
    ”
“國師大人對犬子的救命之恩,老夫感激不盡,他日若有……”
“丞相。
    ”項柔急急地站了起來打斷了他的話:“舉手之勞。
    ”
項琉璃的身子顫了顫,當初他救了她也是這般推辭,舉手之勞,真的隻是舉手之勞嗎?看着他蒼白異常的臉,誰都看得出來他身體不好不是嗎?怎麼這般逞強,又從不接受别人的感謝呢。
    
“爹,哥哥的命是項天澤救的,我們定要好好謝謝人家的。
    ”段司音上前一步挽住了段悠之的手,一臉認真的說。
    
“這是自然,爹馬上吩咐下去,晚上設宴感謝國師大人救命之恩,若王爺與琉璃姑娘不嫌棄便一起吧……”
“丞相大人,不必了。
    ”項柔有些站不穩,踉跄的往後退了一步。
    
“國師”
“項天澤”
“項公子”
“柔兒”
所有人一驚,齊齊的喊了出來,冉度那聲柔兒沒有進别人的耳朵,卻偏偏讓蕭墨淩聽了個真切,不禁皺起了眉頭死死地盯着眼前一臉蒼白的人,卻看不出任何的端倪,難道剛剛是聽錯了?還是那人叫錯了?
“不礙事,許是累了,不勞煩丞相了。
    ”項柔說着轉頭看了眼床榻上的段司易:“世子需要靜養,府内還是安靜些好,項天澤還是先回宮了,若有什麼事,及時差人來喚我。
    ”
“那老夫馬上讓人為國師備轎,他日定當到府上道謝。
    ”說完已然出了門去。
    
“告辭。
    ”項柔擡頭對留着的人行了一禮,由冉度扶着跟了出去,蕭墨淩看着他伸手撫了下耳邊淩亂的頭發,心中又是一驚,那習慣性的動作竟都與她如此相似。
    
一路上冉度都在念叨着,直到回了宮仍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項柔有些郁悶的翻着白眼,無奈的聽着,想起梁初塵的治國策一說,問了冉度才明白,原來是早朝時高太傅與李将軍對自己的國師之位不滿,蕭墨冰才取出了麻本給的治國策當衆宣讀,說是出自項柔之手,才堵住悠悠之口。
    
第二日早早給太後送去了藥,囑咐了幾句又急急地趕去上朝。
    
“自朕登基以來,雖說沒有大災大難,卻仍有災民存在,許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滄月雖大,卻不是四國中最強大的,朕并不想一統天下,卻是希望在滄月境内能國泰民安。
    ”蕭墨冰一臉嚴肅的開口,眼神淩厲的看着殿内所有的文武百官:“現滄順連發兩年水災,民不聊生,不知愛卿們可有良策?”
“古來有雲,兵來将擋水來土掩,臣認為洪水之災定是要築壩擋住的。
    ”高太傅跨出一步認真的提議:“隻要将這洪澇擋在外頭,自然就危害不到我滄月百姓。
    ”
“無源之水,可以壅防遏抑;有源之水,豈能壅防遏抑?壅防遏抑,隻能治之于一時,豈能壅防于長久?年深月久,人工做的堤防,怎能敵得住洪水不舍晝夜之沖擊?”項柔突然冷冷的開口打斷了高太傅的話,治水之道還真是沒有人能比得過大禹了,所有常人遇到水災的第一想法永遠都是堵,可堵得了一時,堵得了一世嗎?
“你……”高太傅被項柔一說,氣結的頓在原地,臉色慘白。
    
“高太傅覺得項天澤說的不對嗎?”項柔扯起嘴角,轉過頭去看他。
    
“問道堤防是活的。
    水高一尺,堤高二尺;水漲三尺,堤增四尺,水漲堤高,你怕它做什麼?”高太傅的臉色難看,卻仍不松口。
    
“臣隻是有點憂心,唯恐大堤有不能支持的一天。
    ”
“朝堂之上,哪有你一個無知小兒說話的份。
    ”高太傅好歹還是皇上當年的先生,如此被項柔當衆削了老臉,立馬惱羞成怒起來。
    
“臣是滄月的國師,可是皇上欽封的從一品。
    ”看着氣憤的高太傅,項柔的笑越發深了,隻是靜靜的看着眼前的老者。
    
“你……”
“既然國師如是說,那國師覺得應該如何?”蕭墨冰心裡暗暗佩服,另外高太傅平日裡仗着是自己的老師而過于嚣張,今日有項天澤替他好好削他臉他也是樂意看見的,隻是他現在更關心如何治水。
    
“高者鑿而通之,低者疏而宣之。
    ”
“胡鬧!”高太傅一聽第一個跳了起來:“疏是掘地嗎?鑿是開山嗎?你看的這樣容易!這兩件事就目前的人力、财力,你能做到嗎?”
“高太傅說的也有道理,可還有其他更好的良策?”蕭墨冰确實被項柔奇怪的思維方式震撼到,但卻不能否認他說的句句在理。
    
“皇上先莫急着否認臣的提議,待下朝後臣送上一份方案,皇上看完之後再做定奪如何?”項柔微低下頭去認真的收起了笑,嚴肅的有些讓人不習慣。
    
“好。
    ”蕭墨冰心裡喜歡,臉上的神色不免柔和了許多,隻留高太傅一臉鐵青的站在那裡。
    
“這水就算是治了,那這國又該如何強大起來?”見項柔那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高太傅哪裡肯當過他,于是又刁難了起來。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
“國師言下之意是覺得百姓比國家重要?”
“百姓富裕就安于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百姓貧窮就不安于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于鄉居而輕家就敢于對抗君上而違反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的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
    因此,善于主持國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來,然後再加以治理。
    ”項柔說完揚起嘴角轉頭看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此簡單的道理,高太傅不會不懂吧?”
“此等說辭還不用你一小兒來教老夫。
    ”高太傅臉一下子拉的老長,不滿之意溢于言表。
    
“國師繼續。
    ”蕭墨冰有些不滿意高太傅總是打斷項柔的話,眉頭不免皺了起來。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項柔可不管蕭墨冰的臉色,仍舊不知死活般的繼續刺激着高太傅,嘴角噙着特有的笑。
    
“你……”高太傅已然被氣的不輕,伸手捂住了胸口大口的喘着氣,項柔則不再管他,轉過身繼續說着自己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豈取之易守之難乎?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為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
“那國師覺得該如何?”
“君人者,誠能見可與,則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思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思所加,則思無因喜意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項柔偏頭看了眼臉色已然死灰的高太傅,悠然的彎起了眼睛:“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意,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
    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國師大人,朕當真是小看你了。
    ”蕭墨冰的眼裡充滿了驚喜,得他這般的臣子,還怕他滄月強大不起來嗎?
“太傅,高太傅。
    。
    。
    。
    。
    。
    ”項柔剛退回群臣隊伍中,便聽到人驚叫,不免皺起了眉頭,心裡卻好笑,自己可是來自未來的全能美少女,光背背課文就能搞死他們了不是嗎。
    
“送太傅回府,宣太醫。
    ”項柔看着倒下去的高太傅,還未回過神便見他被擡了出去,無語的望着大殿的正門許久,這老爺子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