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警覺
有一天晚上,盧玉貞在睡前刷牙的時候,發現自己鬓邊有一小撮頭發白了。
她心裏猛然一跳,反複在鏡子裏确認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也許隻是反光,或者隻是顏色淺了一些,直到她小心翼翼地拔下來一根,才最終确認。
她低着頭冷靜了一小會,終于還是忍不住,走到客廳叫方維:“幫忙把這些白頭發拔了。
”
她的語氣盡量鎮定。
方維伸手在她頭上撥了兩下,“還好,也就兩三根。
”
“瞎說。
”
“不要緊的,我也有,留着吧。
”方維見她一臉悶悶不樂,指了指自己的頭發,“等年紀往上漲你就知道了,不管黑的白的,不掉就是好頭發。
”
她在手機上翻找:“我要買點黑芝麻黑豆。
”
“別在網上買,質量沒保障。
”方維很認真地說道,“我到超市買些,打豆漿的時候混在一起就行。
養幾天就好了,別太在意。
”
他掏出手機将這件事記在備忘錄裏。
忽然盧玉貞的手機響了,她看了一眼來電,立即畢恭畢敬,語氣也放軟了:“蔣老師。
”
師徒倆聊了好一會兒,她才放下手機,“蔣老師幫我審了一下簽證表,改了幾處。
”
“那就好,趕緊提交吧。
”
她悶着頭将四喜抱了起來,一下一下地摸它的額頭,“萬一……”
“簽證還是要辦的。
”方維笑眯眯地打斷了她,“我想了一下,方謹小學畢業了,是件大事。
倆孩子以前就提過,想出門旅遊。
不如咱們來個大的,全家一起到美國東部來個自駕遊。
”
“旅遊?”她撓撓頭,“不工作了啊。
”
“工作生活要平衡,連史上第一工作狂馮老師都知道要請年假休息了。
我雖然假期比他少,也有兩個星期。
學校介紹了些暑期遊學活動,跟旅行社合作的項目,方謹他們看同學報名了,豈不眼饞。
你不知道這年頭孩子攀比得厲害,這個去日韓,那個去歐洲,你要是去個港澳,都擡不起頭進校門。
”
她聽得目瞪口呆,“已經卷成這樣了嗎?”
“你以為呢,學生家長沒那麽好當。
”方維揉了揉太陽穴,“咱們現在就把計劃好好做起來。
隻當送你去巴爾的摩,全家順便到紐約波士頓走一圈,看看名校,長長見識。
你隻管提交你的簽證表,別的包給我。
”
她內心柔軟得一塌糊塗,“咱們一起做。
”
“沒關系的。
”方維歪倒在沙發上。
天熱了,他穿着白色T恤大褲衩,很有松弛感:“這麽多年緊緊張張地過來了,這算是個裏程碑事件吧。
我也想放松一下神經。
”
“好。
”她拿着小木槌敲敲他的背,“放松。
”
方維笑嘻嘻地剛要說點情話,盧玉貞手機上又來了一條語音。
她神色有點懊喪:“之前我跟蹤的一個前列腺癌病例,病人家屬簽了同意書,可以讓我把病例發表的,現在她不同意了。
論文我都寫得差不多了。
”
“為什麽?”
“她支支吾吾的,大概是有難處。
”
方維忽然想到什麽,“是不是那個很年輕的,三十多歲的患者?”
她很驚訝:“對啊。
”
“患者在家割腕自殺,幸好搶救及時,沒有死。
”
盧玉貞站了起來,這個消息顯然沖擊了她,“這……”
“人還在病床上,做了一級約束,護士一個小時巡視一次。
高主任專門讓我在門口設置了個攝像頭,就怕出事。
心理健康科來看過了,說是重度抑郁,開了藥。
病人手術後功能缺失了,家庭內部壓力很大。
”
她在屋裏茫然地走了幾圈,抱着胳膊,嘴裏喃喃道:“他們兩口子跟我差不多年紀,才剛結婚沒孩子呢。
”
方維正襟危坐:“做醫生的,有同情心是好事,可不能過于共情。
我記得你在做年會彙報的時候也提過,前列腺癌的後遺症裏,夫妻矛盾是很常見的。
”
“可是一般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接受程度比較高。
”她無力地解釋了一句,走過去坐在方維身邊,“其實我選泌尿外科,也是考慮過的。
這個科室的癌症患者生存率相對高一些。
我承受能力太差。
”
“不,隻是你心腸太好了。
”
盧玉貞打開手機,望着那條語音,“病人家屬其實也在崩潰的邊緣,我能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