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近來心緒不甯,嶺南剛剛穩定,但隐隐又有新的威脅浮現。
長沙國的軍隊頻頻在桂林郡邊境調動,雖然沒有直接交鋒,但其目的已經不言而喻。
項龍被召至蒼梧郡的議事廳中。
趙佗面色凝重,身旁坐着幾位重要謀士和将領。
“長沙王的動作越來越大,這是試探也是威脅。
如果他真的派兵南下,我們該如何應對?”趙佗開門見山。
項龍站在地圖前,目光掃過邊境的幾個關鍵點,沉聲說道:“長沙國此舉,不僅是為了擴張領土,更是為了削弱嶺南的穩定。
表面上,他們看似針對桂林郡,實際上卻是想通過威懾我們,讓嶺南百越重新陷入混亂。
”
一名将領憤然道:“不如先發制人!我們主動出擊,殺他一個措手不及!”
項龍卻搖了搖頭,“長沙國雖未強大到不可戰勝,但其根基深厚。
貿然交戰既會消耗我們現有的力量,也會動搖嶺南内部的平衡。
趙佗點點頭,目光轉向項龍,“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
項龍沉思片刻,說道:“長沙國雖然氣勢洶洶,但也不是鐵闆一塊。
他們境内多是中原移民和南方土著的混合勢力,彼此之間并非完全信任。
如果我們能制造内部的不和,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
“如何制造不和?”趙佗眼中閃過一絲興趣。
“我們可以用兩步棋。
”項龍在地圖上标出幾個地方,“第一步,在邊境附近的百越部落中散布長沙王的野心,讓他們認為長沙國若南下,最終會連他們的地盤也一并吞并第二步,派使者秘密前往長沙國境内,挑撥其内部派系的不滿情緒。
”
趙佗思索片刻,眼中露出一絲欣賞“好計策!不過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更加周密的計劃。
”
為了執行第一步計劃,項龍親自走訪了嶺南邊境的一些百越部落。
這些部落雖然對趙佗的統治心存戒備,但對長沙國的入侵也抱有警惕。
一處山寨内,項龍與幾個部落首領圍坐在篝火旁。
他先是禮貌地遞上嶺南特産的美酒,又主動聊起部落的日常事務逐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長沙國南下,不僅會威脅桂林郡,也會給你們帶來不可預估的災難。
”項龍拿出一幅地圖,指着長沙國的方向,“他們自诩為中原正統,視我們百越為蠻夷。
他們南下的目的,絕不僅是為了擴張領土,而是要徹底控制整個嶺南地區。
”
一名首領冷哼道:“趙佗就不是為了控制我們?百越人終究不過是棋子罷了。
項龍沒有正面反駁,而是笑着說道:“你說得不錯,但相比長沙國,趙佗至少允許我們自治,讓百越的文化和生活得以保留。
而長沙國若是入主嶺南,他們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強迫我們放棄自己的語言和習俗。
”
他一字一句,語氣堅定,“百越的土地隻能由百越人自己守護。
如果你們願意,我願意代表趙佗,與各位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外敵。
”
項龍的言辭逐漸打動了在場的首領們他們開始紛紛點頭表示支持。
與此同時,項龍派出秘密使者前往長沙國内部,借助賄賂和謠言傳播的手段,制造長沙王内部的不信任。
長沙國的都城内,一名貴族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詳細列出了長沙王的幾個政策失誤,并暗示有人正在策劃取而代之。
“長沙王自以為能夠橫掃南方,可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統治能否穩固?”貴族沉吟片刻,将信紙燒毀,但眼中的疑慮卻未曾消失。
類似的信件和傳聞,迅速在長沙國内部流傳開來。
雖然長沙王嚴厲追查,但這種無形的心理戰卻讓他的将領和貴族們開始變得不安。
長沙國最終決定小規模試探性南下,出一支精銳部隊駐紮在桂林郡邊境。
然而,當他們到達時,卻發現沿途的百越部落已經聯合起來,并在關鍵路口布下了防線。
“百越人居然有如此默契?”長沙國的先鋒将領大為震驚,立即向長沙王報告情況。
而此時,趙佗的主力部隊已經埋伏在桂林郡内的幾個要害地點,靜待長沙國進一步的行動。
項龍站在桂林郡的一座小山上,遠眺敵軍的動向。
他微微一笑,對身旁的趙佗說道:“長沙國的軍隊或許強大,但他們的士氣已被動搖。
我們隻需稍作震懾,他們必然會選擇退兵。
”
趙佗點頭贊同,下令一支輕騎部隊繞道敵軍後方,放火焚燒其補給線,同時在敵軍附近的山林中布置了大量陷阱。
長沙國的軍隊陷入困境,前有聯合防線,後有補給斷絕,加上内部的分裂情緒,最終選擇撤退
當長沙國退兵的消息傳來時,趙佗召集将領慶祝這一勝利。
而項龍卻提醒道:“長沙國退兵隻是暫時的。
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南下的野心,我們需要更長遠的策略來鞏固嶺南。
趙佗深深地看了項龍一眼,“先生所言極是,嶺南能夠如此穩固,全靠你的智慧。
我已決定,将你列為嶺南的核心謀士,協助我規劃未來的布局。
項龍沒有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