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遗志的萌芽

首頁
    奀妹戰死後,嶺南的山河在短暫的血色殘陽中逐漸歸于平靜。

    趙佗的軍隊開始有序地整合嶺南的領土,而項龍則在趙佗的命令下接手後續的治理工作。

    然而,奀妹的死并未讓她的精神消失,反而在百越各部落之間悄然傳播,逐漸發芽。

     奀妹的親信部将何原帶着少量殘餘士兵隐匿于山林深處。

    雖然戰場上失敗已成事實,但他深信奀妹的精神不能被湮滅。

    他召集幸存的百越戰士,将奀妹生前的理念和願景傳達給更多人。

     “奀妹首領或許已經離去,但她的信念還在。

    ”何原站在部落的火堆旁,面對着數十名各部落的代表,“她要告訴我們的是,百越人不應當依附于任何外來勢力,而是要擁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和未來。

    ” 一名年長的部落首領歎了口氣:“可如今嶺南已是趙佗的天下,我們手無寸鐵,又如何能繼續反抗?” 何原目光炯炯,聲音铿锵:“反抗的形式不一定是戰争。

    我們可以在和平中延續百越的靈魂,讓我們的文化生生不息,這才是對奀妹最好的紀念!” 這些話點燃了許多百越首領心中的火焰,他們紛紛表示願意在暗中聯合,推動部落的文化傳承,并抵制漢化過程中的過度侵蝕。

     與此同時,項龍也注意到了嶺南内部暗潮湧動的局勢。

    他深知百越人并未真正屈服,奀妹的精神猶如一顆種子,正在以他看不到的方式紮根生長。

     某日,項龍與趙光巡視蒼梧郡内的各部落時,發現了一些異常現象。

    許多部落在進行傳統祭祀時,會提到“奀妹”之名,将她稱為“山魂”,象征着百越人不屈的靈魂與希望。

     趙光對此極為不滿:“這些百越人真是愚昧,奀妹已死,還在做無謂的紀念!” 項龍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若有所思。

    他暗暗命人收集關于這些祭祀的細節,并将其中的關鍵信息記錄下來。

    他意識到,若不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百越人或許會在未來掀起更大的波瀾。

     在奀妹追随者的推動下,百越的傳統文化開始在嶺南的各個郡縣内被更廣泛地保留和傳播。

    他們通過口耳相傳、歌謠流布等方式,将奀妹的抗争精神融入百越的神話與曆史故事中。

    這些故事既是對過往的懷念,也是對未來的指引。

     “奀妹首領曾化身山中白虎,守護着百越的土地……”在龍皇島的一處市場上,一名老者正繪聲繪色地講述着奀妹的傳說,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聆聽。

     而在這些聽衆中,不僅有百越人,還有不少漢人小販和商旅。

    他們開始被這些故事吸引,并逐漸将這些百越的元素帶回中原地區。

     趙佗對此現象頗為驚訝:“項龍,你覺得這些傳說對嶺南的安定是否有害?” 項龍微微一笑,回答道:“這些傳說本身并無害處,相反,它們可以成為百越人與我們和睦共存的紐帶。

    隻要引導得當,奀妹的故事反而能讓嶺南更加團結。

    ” 趙佗點了點頭,顯然對項龍的回答感到滿意:“既如此,那就按你說的去辦吧。

    不過,若有任何異動,務必第一時間處理。

    ” 在項龍的隐性推動下,嶺南各地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融合現象。

    一方面,漢人的行政制度和禮儀規範被引入百越社會,提升了嶺南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百越的傳統藝術、語言和信仰也在漢人社區中生根發芽,形成了獨特的嶺南風情。

     尤其是奀妹的抗争精神,逐漸成為嶺南人民心中關于自由與尊嚴的象征。

    在一些集市和廟會中,甚至有人用皮影戲和歌舞的形式再現奀妹生前的英勇事迹。

     “這是奀妹首領。

    ”皮影戲的旁白聲中,一隻英武的虎影躍上幕布,象征奀妹不屈的靈魂,“她是山河的守護者,也是百越的希望!” 這一切都未逃過項龍的眼睛。

    他深知奀妹的名字已無法從嶺南人的心中抹去,但他并不急于壓制這種現象,反而試圖将其納入趙佗統治嶺南的整體框架。

     與此同時,何原等奀妹的追随者并未滿足于現狀。

    他們在各地暗中聯絡更多的部落代表,計劃通過更廣泛的文化傳播,鞏固百越人的民族認同感。

     “我們不能讓百越的血脈被同化。

    ”何原對手下說道,“我們要用我們的方式,讓百越人記住自己的根,更要讓漢人尊重我們的存在。

    ” 一名年輕的部落領袖問道:“如果趙佗知道我們在做這些,他會不會鎮壓我們?” 何原笑了笑,目光堅定:“不會。

    隻要我們不動刀兵,他們便不會動我們。

    但隻要我們團結,百越就不會滅亡。

    ” 項龍站在龍皇島的高台上,遠眺着山海交接的天際線。

    他的心情複雜而矛盾。

     “奀妹,你失敗了,但你又赢了。

    ”他喃喃自語,“你的精神并未消失,反而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來。

    而我,究竟是應該阻止,還是應該助推這一切?” 深夜,項龍拿起筆,寫下一封密信:“嶺南的文化融合是大勢所趨,而非一人之功。

    若能在和平中延續百越的精神,則天下無憂。

    ” 他将信封封好,遞給手下:“送到趙佗那裡,他會明白的。

    ” 這一夜,項龍終于明白,他的政治選擇不僅關乎一時的得失,更關乎一個民族的未來。

    而奀妹的遺志,将在這一過程中,成為不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