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部寨内,戰後的熱血尚未冷卻。
寨中空地上,族人忙着清點戰利品,運回物資。
奀妹親自坐鎮指揮,将糧食和武器按部落分發。
赤侯突襲失敗的消息迅速傳遍各部落,士氣大振,盟約的效力逐漸顯現。
項龍帶着新制訂的計劃來到議事大廳,他走進時,許多部落首領仍帶着戰場上的疲憊,卻對勝利充滿期待。
奀妹見到項龍微微點頭,示意他可以直接開口。
項龍從懷裡拿出竹簡,上面勾勒着一張簡易的規劃圖。
他環視衆人,語氣堅定而清晰:“諸位,經過此次戰鬥,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件事:我們需要更高效的組織。
戰鬥和生存不能割裂,我們必須把耕種與作戰結合在一起。
”
衆首領一聽這番話,不少人流露出不解或質疑的表情。
“耕種和作戰能結合?怎麼結合?”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第一個發問。
項龍點點頭,指着圖紙說道:“我的想法很簡單。
每個部落的戰士,平時負責農業生産,但同時保留軍事訓練。
一旦有敵人入侵,這些人立即成為戰士,拿起武器保衛家園。
我們可以劃分出耕兵輪值小隊,輪流駐守重要區域,平時勞作,戰時作戰。
”
大廳内頓時炸開了鍋。
“戰士去種地?這算什麼事!”
“我們的戰士是用來打仗的,讓他們去種地,怎麼可能!”
“農業不是女人和老人的事嗎?這主意太荒唐了!”
面對衆人的反對聲,項龍并未動怒,他舉起手示意衆人安靜:“我知道大家不習慣,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
你們想想,如果不是我和奀妹的梯田計劃,你們現在還有多少糧食?靠現有的刀耕火種,你們撐不住明年的旱季,更擋不住秦軍的下一次進攻!”
此話一出,議事大廳瞬間安靜了幾分,但仍有不少人面露猶豫。
奀妹開口說道:“大家稍安勿躁,項龍的提議雖然新奇,但未必不可行。
我們的戰士一直與土地息息相關,掌握生産技能對他們也是一種保障。
再者,赤侯的失敗并不代表秦軍會停手,未來的日子恐怕隻會更難。
”
黑石部的年輕首領依然不服:“可是,如果我們戰士去種地,那平時的守備工作怎麼辦?遇到突襲時,能及時應對嗎?”
項龍走上前一步,沉聲說道:“正因為如此,我才提議輪值制。
一部分人種地,一部分人駐守,輪流訓練,互相補充。
這樣我們既能保證農業生産,又能維持防禦力量,不會有任何空缺。
”
火山部的老首領皺眉問道:“那這種耕兵制,具體怎麼分配?糧食怎麼分,武器怎麼管?”
“好問題。
”項龍展開竹簡上的第二張圖:“每個部落保留自己的自主權,糧食由部落自行管理,但戰時必須聽從統一指揮。
至于武器,可以設立公共武庫,各部落按人數比例出資裝備。
這樣,誰也不會吃虧。
”
大廳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許多人低頭沉思,還有些小聲讨論。
黑石部首領似乎對這個計劃仍有疑慮:“聽起來不錯,但我們要是參加了這個‘耕兵制’,是不是就成了你們火山部的附庸?我們黑石部可不想當你們的手下!”
此話一出,議事大廳裡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奀妹臉色一沉,正要開口,卻被項龍輕輕攔住。
他冷靜地看着黑石部首領,說道:“你放心,這不是讓你們臣服,而是為了讓每個部落都能在聯盟中更強大。
聯盟之中,不分高低貴賤,隻有共存共榮。
”
奀妹也補充道:“如果各部落連糧食和武器都無法保障,又談何獨立?項龍的計劃是為了讓大家都有能力自保,而不是成為火山部的附庸。
”
黑石部首領低頭不語,顯然還在權衡利弊。
這時,一個意外的聲音響起:“我同意這個計劃。
”
衆人循聲看去,發言的是梧嶺部的一位中年首領,他站起來說道:“我聽說項龍在我們梧嶺推廣的梯田已經開始見效了。
這場勝利也是他用戰術赢來的。
既然能打勝仗,又能解決糧食問題,我願意試一試這個耕兵制。
”
他的表态瞬間讓局勢有了轉機,火山部和少數幾個依附部落也随即表示支持。
項龍環視四周,緩緩說道:“諸位,我不求你們現在全盤接受,但願意嘗試的部落,我們可以先從小範圍試點。
如果試點成功,你們再決定是否加入。
”
這一提議赢得了一些動搖的首領的認可,更多人願意保持觀望态度。
奀妹趁熱打鐵,宣布下個月召開第二次聯盟會議,總結試點成果,屆時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火山部外,一片新開墾的梯田沿着山坡延伸而下,陽光灑在嫩綠的稻苗上,生機勃勃。
這片稻田正是項龍的示範田,也是耕兵制試點的第一步。
此刻,項龍帶着幾名火山部的戰士,正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翻土、播種、施肥。
“記住,要間隔适當的距離,這樣秧苗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吸收養分。
”項龍耐心地講解着,揮動鋤頭做出示範。
他說的雖然簡單,但對于這些習慣了刀耕火種的部落戰士來說,依然充滿陌生感。
“項龍,這真能行嗎?”一名戰士擡頭問道,“我總覺得……我們拿武器的手,用鋤頭太别扭了。
”
項龍放下工具,擡頭看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