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拿着師父當親爹孝順,師父也拿着徒弟當兒子看,将來師父老了,徒弟還要給師父養老,而徒弟成家立業,師父也要盡可能的幫襯。
這是師父和徒弟。
書院是師傅,出去給人家當學徒,拜的是師父。
不一樣的。
“照你這麼說的話,會有人來書院做分院的先生嗎?畢竟是看家的本事,吃飯的本領,就這麼教導給衆多學生?”顔思魯好奇問道。
一門精湛的技藝,對于民間的手藝人來說有多麼的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在書院裡做先生,這是一份很光榮的差事,放在外面,說破天去,先生這個身份擺在那裡,這是名頭上的。
其次,書院給先生的待遇不可謂不好,這一點,二位心裡都是有數的吧?”
“不說您二位,就是書院裡其他的,普通的教書先生,書院沒缺他們吃喝,沒缺他們用度,也沒缺他們的俸祿吧?”
“比起長安城裡的其他教書先生,書院的俸祿,是最為優厚的。
”
“甚至後續,書院還會評職級。
”
“就像是朝廷官員品級一樣,書院裡的教書先生,按照他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時間以及學生的滿意度,也要評選,優秀者晉升職級,職級越高,俸祿越高,待遇越好,退休之後的待遇,就按照退休前的職級來定。
”
“學生要上進,書院裡的先生們也要上進。
”
“職級評定一出來,可是關系到他們将來的生活質量,包括未來的養老問題。
”
“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了,好好的教導學生了,盡心盡力的做事了,那未來日子就過的滋潤,過的舒坦。
”
“這是給書院全體職工的一份公平的保障,不能說,兢兢業業,盡心盡力負責的人,拿着跟混日子的人一樣的俸祿是不是?
書院裡不隻有教書的先生,更多的是做後勤雜務的,職級的評定,都是一樣的。
”
陸德明和顔思魯聽着李複侃侃而談,眼睛都瞪大了。
書院裡還能這麼幹?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
“眼下書院的教書先生還不算多,等到分院一開,職級的事情,也要随之定下來,這樣,等我自己在家先寫好章程,到時候拿到書院來,咱們仨再商議。
”李複笑道。
“甚好。
”陸德明點頭應聲。
隻是聽李複在這裡侃侃而談,他腦海裡完全沒有條理,隻能等到李複的章程出來之後,再去捋清楚這件事。
不過,職級跟朝廷官員的品級一樣,這個倒是不難理解。
朝廷裡,官位越高,品級越高,俸祿待遇就越高。
這道理,簡單明了。
“如此的話,書院的支出方面.......”顔思魯看向李複:“要比現在多上兩三倍不止,隻是靠着如今書院定下的學生的學費,這完全就是賠本買賣。
”
陸德明無奈一笑。
“老顔啊,你以為現在書院就掙錢嗎?從這書院建起來到現在,一直都是賠本賺吆喝。
”陸德明解釋着:“就咱們用的那些新紙,就書院裡的所有學堂,屋舍,教書先生的宿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