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裡聊天的就隻有他們兩個人,所以陸德明的話,也是簡單直白,沒有藏着掖着。
主要是,當初李複還說,未來書院還會開設一些分院,百工百業,優秀者,都能到書院裡做先生,教導一些沒有讀書天賦的孩子學一些别的技能。
眼下,兩年過去了,書院裡讀書的孩子們,天賦如何,陸德明也都已經看出來了,讀書一途,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所以,他在想,書院的其他分院,課程什麼時候開設比較合适,而負責這些課程的先生們,又要怎麼挑選。
“這就已經看出來了啊。
”李複感慨一句:“不過也有兩年多了,的确,适不适合讀書,早就應該看出來了,甚至一年就能看出來,隻不過,該教導的還是要同樣教導,不求他們讀的有多麼的好,隻要會識字,會算數,這對于以後不精進讀書的孩子,就足夠用了。
”
“明年我跟老閻還有姜确他們商量好了,要在莊子上動工,為太上皇修建行宮,這是早幾年就定下的,不能改,書院三期的擴建,怎麼着也要定在後年了。
”李複說道:“如今書院裡倒是有空置的院子,雖然說地方不算很大,可是,也能滿足教學需求,就像孫道長的醫學院一樣。
”
“再讓這些學生,讀半年的書,明年麥假之前,開始分院,正好,麥假前後,招生的事情,也一并做了,分出去,又有新的生源補充進來。
”
“最基礎的,就是讀三年,往後就分科,按照之前咱們商議的,如何?”李複問道。
“三年的話,正好,孩子們進書院,三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們識文斷字,學會算數等最基礎的東西,三年之後,不适合繼續讀書的孩子,他們的年歲也不會大,盡早跟着另外的先生學一門傍身的手藝。
”陸德明撫須說着:“從學徒到出師,可不是三年兩年就能完成的。
”
“跟着另外的老師學個三五年,具體的,還是要看分院的老師怎麼界定學生是否達到了出師的資格。
”
“那分院的先生,懷仁要如何選擇呢?”陸德明問道。
“眼下我能想到的,除卻孫道長的醫學院之外,還有木匠的工學院,專門教授管賬做生意的,商學院,諸如司農監裡的,負責研究地裡莊稼的農學院,再就是,不喜歡舞文弄墨,身強體壯,有力氣,或者是十分靈巧,适合習武,将來奔着行伍去的,兵學院。
”
陸德明認真聽着,但是聽到李複說兵學院的時候,微微蹙眉。
“其他的倒是好理解,這個兵學院,奔着行伍去,當兵,對于尋常百姓來說,去當兵,并沒有什麼門檻,敢打敢殺就是了。
”
李複搖頭。
“上了戰場,敢打敢殺是不假,但是打仗,也是要動腦子的,普通大頭兵,跟伍長有區别,伍長又跟火長又不一樣,火長跟隊長,又差着事兒呢。
”
“我說的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兵員,再往上,校尉,果毅都尉,這些官職,隻要在軍中立功,都能上去,可是,當兵的,越是往上走,就越不容易,就并不是隻憑借在戰場上厮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