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弱國無外交
132
【朱祐在位期間完善官員制度,管束廠衛,除了懷恩、覃吉之外,其他的宦官例如蕭騰、鄧原等都有廉潔愛民的名聲,有時候覺得皇帝與朝臣就是鏡子關系,皇帝是個明君,朝臣也必定不會差太多。
】
【除此之外,朱祐躬行節儉,主張節約,弘治年間自然災害頗多,朱祐也是積極赈災,多次減免賦稅;明令禁止勳貴侵占民田,發展農業,他在位期間國家賦稅從2500萬石左右增長到2700萬石,人戶數量也又911萬戶增長到1010萬戶,最高達到1050萬戶,也因為他勤于政事,國家變得繁榮穩定,史稱‘弘治中興’[1]。
】
【歷代史家對朱祐評價也頗高,将其同漢文帝、宋仁宗相比,不過朱祐确實做的不錯不是嗎?貶斥奸佞、任用賢臣,他就是一個明君。
】
聽見天幕說皇帝與朝臣是鏡子關系時,鹹陽宮孫叔通立馬奉承起來,下方慢了一步的臣子目瞪口呆。
孫叔通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好話一串一串地從他口中說出來,雖然嬴政始終沒說話但能看得出來馬屁拍到正地方了。
扶蘇認真記下朱祐在位期間的政績,看着厚厚一疊的筆記,他總覺得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劉徹挑眉,沒想到這人能同他祖父相提并論,不過聽起來似乎也還可以,他就勉為其難地繼續聽下去。
“天幕說得對,朕與你們不就是鏡子關系嗎?”劉徹驕傲地看着衛青、霍去病以及桑弘羊、趙過等人。
其他人:......敢情他們家不配做陛下的鏡子是嗎?
李世民也同樣表情舒緩,“那麽多的人口,真羨慕。
”希望貞觀時期也能有那麽多的人口。
千萬戶人口,想到那個場景李世民激動地手微微顫抖,雖然比不過後世,但也勉強可以。
趙匡胤聽見宋仁宗,他的臉色也好起來,就是可惜不是他的種。
洪武年間
朱元璋可算是能昂首挺胸了,不然怎麽面對朝臣,怎麽面對天下百姓?難不成要他承認自己的子孫都是廢物嗎?
朱棣酸了,他父皇聽到自己五征蒙古時都沒有露出這樣的表情。
永樂年間
朱棣的情緒穩住了,“好!”
他的子孫其實也沒有那麽差,朱高熾與朱瞻基也同樣高興,畢竟朱祐也是他們的後代。
隻有朱高煦一個人不開心,然而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看着他們祖孫三人其樂融融,他好想哭,又想到天幕說的外邦,如果他在外邦當皇帝,父皇總管不了他了吧?
他也想讓自己以及後代在史書上留名。
成化年間
朱見深的表情有喜有愁,喜的是他這個兒子做的還不錯,但愁的是這不是他最愛女人生的兒子。
萬貴妃一邊哭一邊在偷偷摸着自己的肚子,難不成自己以後真的沒機會再生一個兒子嗎?她還想知道這個朱祐是誰的兒子,這樣的好名聲合該落到她兒子身上。
弘治年間
朱祐聽到天幕的誇獎隻高興了一瞬,“朕在位期間有很多自然災害嗎?”
他的臉色發白,朝下方一看,朝臣們的臉色也不好,朱祐當即和他們一起商量如何應對自然災害,還有黃河地區的水患确實也該治理一下。
康熙想起自己的童年經歷,喃喃自語,“不受寵又如何?”還不是最出息的那一個。
【當然缺點當然也有,朱祐執政的中後期,他十分寵信宦官李廣,這個宦官和普通的宦官不一樣,他可以畫符祭祀,他哄騙朱祐研習道家養生之術,因為朱祐從小身體孱弱,想要活的久一點其實也能理解,但李廣可是騙子啊,他在得到朱祐的寵信之後開始效仿成化年間宦官的做法,矯诏聖旨,向地方索賄。
】
【面對其他官員的多次彈劾,朱祐在最開始沒有去理會,直到後來太康公主患水痘病死,李廣畏罪自殺,朱祐才沒有機會繼續錯下去[3]。
】
【除了宦官李廣之外,在弘治年間明朝還有一個隐患,那就是武備松弛,雖然朱祐做了一系列措施改善軍隊的環境,也提高了一些戰鬥力,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此時的軍隊戰鬥力還是大不如從前,衛所軍人逃亡的現象還在發生,鞑靼時不時就會侵犯明地區,在1501年,蒙古軍甚至開始進攻寧夏、平涼等地區[4]。
】
【雖然明朝确實沒有納歲幣、割讓土地,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朝此時的疆域比朱棣在位時期的疆域要少。
】
嬴政想起被打的不敢南下的匈奴,有朝一日定要滅掉匈奴,不然定會後患無窮。
扶蘇想起最近和父皇在練的八段錦,這麽長時間堅持下來,确實感覺身體有在變好。
劉徹似笑非笑地看向官員中的李廣,其他人也都一起看過去。
李廣此時非常尴尬,怎麽會有人和他的名字一樣啊,而且還是太監,還是一個奸佞之臣,他都能想到日後外人一提到李廣就會想起明朝的宦官。
他深深吸一口氣擠出一絲難看的笑容。
李世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