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猪都会飞

首頁
    被當場拆穿,宋梅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但很快,她的臉色就恢複過來,一臉認真的說道: “我弟又不是外人,而且這手表你送給我了,就是我的了,我送給誰,不都是我說了算嗎?” 說到這裡,她還反諷梁鳴一句:“梁鳴,你還是不是男人,連這點東西,都斤斤計較。

    ” “這樣子,你讓我怎麼敢嫁給你!” “那就不結了,我們兩個到此為止。

    ”梁鳴斬釘截鐵的說道。

     “梁鳴,你是認真的?離我們結婚日子就三天了,請帖都發出來了?怎麼能說不結就不結!” 宋梅有些慌張起來。

     她雖然有些姿色,但論家庭條件的話,還真找不出幾家和梁鳴家一樣的了。

     自己願意嫁給梁鳴,就是沖着不用幹活來的。

     “把婚禮取消就行了,我們還沒領證,不算夫妻。

    ” 梁鳴淡淡的說道。

     “你這樣做,讓我爸媽的面子往哪擱?” 見到梁鳴真的說取消婚禮,就取消,宋梅又慌又怒,問道。

     “那是你該考慮的事情,和我無關。

    ” 梁鳴冷漠的對宋梅,說道: “現在,你可以滾出我家了!” 見到梁鳴這麼決絕,宋梅徹底害怕了。

     她連忙拉着梁鳴的手,說道:“梁鳴,我不要你給我弟買收音機了,我們婚禮照舊好嗎?” “不好!” 梁鳴直接甩開宋梅的手,把他們趕了出去。

     四周的村民見到沒有戲看,都紛紛離開了。

     隻不過梁鳴退婚的事情,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在十裡八鄉傳播開來。

     …… 梁鳴在鎮上打着一份散工。

     因為今天宋梅上門,才耽誤了他幹活。

     這半天沒去,他的活,恐怕工頭已經給别人幹了。

     不過梁鳴重活一世,自然也不可能再給人打工。

     出了院子後,梁鳴走在鄉間小道上。

     兩邊大樹聳立,空氣中還能聞到鞭炮的煙火氣。

     村裡的孩童,穿着嶄新的衣服,拿着用壓歲錢買的炮竹,到處炸幹牛糞,剛過完年的他們,手裡的壓歲錢還富裕着,就連平時舍不得在村口小賣部買的小零嘴,如今都是人手一份。

     看着這景象,梁鳴有些激動起來。

     現在正是80年代中期,放開包産到戶後的農村糧食生産快速增長,國家第一次出現了糧食過剩的供求情況。

     為了避免“糧賤傷民”的情況出現,農民開始自發調整土地謀生的生存結構,開始進城務工。

     同年,一名京都社科院研究員在《社會學通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首次提到了“農民工”一詞,從此被廣泛流傳使用。

     隻不過在當時的“農民工”,可不是社會底層的象征,而是第一批“進城淘金人”。

     他們借助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再加上農民工自身擁有吃苦耐力的特性,在城裡做點小買賣,很快就富裕起來。

     正應了那句俗話,站在改革開放的風口上,豬都會飛。

     梁鳴不打算打工,準備自己創業,弄點小買賣。

     “賣點什麼好呢?”梁鳴心中暗暗想道。

     雖說,這個年代擺攤經濟隻是剛興起,擺攤市場的各個行業份額還很大,不管做什麼小買賣,都能賺到錢。

     但不同行業的上限,還是不同的。

     “這天氣這麼冷,都不想在家做飯了。

    ” “那不行,家裡的男人出去幹了一天的活,肉,油都得跟上才行。

    ” 聽到兩名村嬸的話,梁鳴眼睛一亮,立馬就想到自己可以擺攤賣什麼了。

     那就是擺攤賣鹵鴨! 這買賣,肯定還沒有人幹,沒人幹,就意味着市場份額還很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