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哥來了!”
梁娟聽到院子中的聲音,臉上也是露出一抹喜色,道。
說話間,她邁着大步,往院子裡走去。
“姑姑,我這冰箱……”梁鳴見狀,還想說話。
但看到姑姑已經跑沒影了,他隻能無奈一笑。
一個人把冰箱搬下來,慢慢地挪進院子裡。
他走進院子時,就看到姑姑梁娟正和二叔梁文手拉着手,相互關心問候着。
梁敏夫婦,梁靜都面挂着笑容,對于梁文的到來,都十分開心。
“二叔!”
梁鳴沖着梁文打招呼,道。
對于這個二叔,梁鳴心裡是佩服的。
早些年,知青回城的時候,這個二叔不知怎麼滴,居然勾搭了一個女知青。
那女知青回城後,安頓下來沒多久,就借助着家裡的關系,把二叔也弄到城裡去,給他安排了一份城裡的鐵飯碗活幹。
放在80年代初期,一個農村泥腿子,能娶上城裡的女知青,那絕對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
隻不過二叔梁文到了城裡後,就和家裡斷了聯系。
否則早幾年鬧饑荒的時候,姑姑梁娟也不會為了給家裡侄子侄女留口糧,把自己嫁出去。
但這也不能怪他,二叔這種情況,算是入贅到城裡女知青家去了。
自古,贅婿無地位!
二叔就算想拿錢填補家裡,二嫂家的人也不會答應。
“小鳴回來了,你這是弄了台冰箱回來?”
這時,二叔梁文也注意到梁鳴,看到他旁邊的冰箱後,驚訝道:
“剛才我就聽哥哥和嫂子說你現在做買賣發家了,現在看來是真的啊!”
“隻是做點小買賣而已,哪裡比得上二叔你。
”
梁鳴謙虛地說道。
聽到侄子這圓滑的話,梁文的臉上露出一抹驚訝之色。
幾年沒回家,以前跟在他後面上山下海的小屁孩,也長大了。
李蘭也是吃驚地沖着兒子,問道:“小鳴,你上哪搞來的冰箱?”
“媽,這不是鹵鴨鋪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儲存一些鹵味,沒有冰箱不行,所以我掏了幾台冰箱回來。
”
“除開店裡的冰箱,還剩這麼一台,我就搬回家了。
”
“以後你們買肉回來的時候,也不用擔心買多,吃不完,放壞了。
”
梁鳴解釋道。
梁敏夫婦聽完,都是一臉驚喜。
沒想到他們家,居然也用上新“四大件”了。
“哥,這個冰箱可以用來做冰棍嗎?我想吃西瓜冰棍!”
妹妹梁靜第一個想到的,則是這個。
“當然可以,你甚至可以多做一些,賣給村裡的小孩!”
梁鳴聞言,當即就想到了一個賺錢的小路子,笑着說道:
“1根白糖冰棍,賣他們2分錢一根,有水果的冰棍,賣3分錢一根。
”
别看這買賣金額不大,但架不住村裡的小孩多。
一天賣給幾十根,賺個1塊多一天不是問題。
一個月下來,也能賺個三四十塊錢,不比普通人幹一個月的工錢少。
而成本,隻不過是一點白糖,廉價水果和白開水而已。
院子裡的衆人聽到梁鳴這話,眼睛都瞪大了。
他們都沒想到,就這麼一會的功夫,梁鳴就想到了一個這麼賺錢的路子。
“小鳴,大哥說你有商業頭腦,我之前還不信,現在我是真的服你了。
”
二叔梁文沖着梁鳴感歎道:
“就守着這台冰箱,你都能創造出一個月入三四十塊錢的崗位來。
”
“主要還是我們村裡,現在還沒有村民家裡有冰箱,我們這是奇貨可居!”
梁鳴謙虛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