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楊二人此時正各自扛着一包被褥,提着一袋物資,跟随着前方隊伍向着給自己分配好了的臨時宿舍走去。
事實上,常天也沒将他倆安排在一起,奈何楊浩人緣好,臉皮厚,偷偷與耿二換了差事。
對于這件事老楊還頗為自豪,和施梁吹噓:“反正,這麼多海棠士,常排首一時也認不全。
”
宿舍是一間挨靠着外河的瓦房民居,中堂開間裡已經被人收拾幹淨,裡間的房門也被屋主人落了鎖,除卻桌椅,房子裡隻留了一個剛剛送到的楠木木箱。
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屋子,施楊二人便進屋關房門,從箱子中取出各自的制式行軍床鋪開,再架好一簡易置物鐵架,包裹往上一扔,宿舍便就算收拾好了。
“最後還是躲不掉,我打聽了,白天幹活晚上上課。
”楊浩坐在床上一刻不想站着,他的消息總是比較靈通。
“猜到了,”施梁打量着新環境,歎了口氣,“你打聽到是誰教了沒?”對于認字,他雖然沒有楊浩那般排斥,卻也很是頭疼。
尤其是花周國的文字,為了方便點陣牌篆刻,多是密密麻麻的點線結合體,長的都差不多,很是難記。
“不清楚,反正這次老雷沒來。
”
“都一樣,紅甲那幫變态,心一個比一個黑。
”
閑聊同時他們手上不停,先是給自己套上了一個薄紗面罩,再互相綁配了一副膠制長手套。
整套護具也看不出是什麼材質,花周國總是存在着一些普通百姓不太能明白的裝備。
已臨近正午,穿戴齊備的二人一路小跑,剛常天特别交代,需得趕快對接及時給村民分發好飯食。
與玉節鎮的牡丹士交接換崗結束,二人馬不停蹄跑到村中飯堂。
剛完成交接的小厮耿二已經在門前等候,一臉笑盈盈的接待他們。
等飯堂值守的幾個小厮按照清單分理裝車完畢,二人便推着闆車火急火燎去往隔疫口。
臨走時,耿二還不忘沖着二人大拍胸脯,揚言以後想吃什麼随便提。
楊浩撇撇嘴,主要這份好差事是他主動讓給耿二的,心有不忿。
隔疫口的交接此時業已完畢,守卡的正是他們同期。
簡單打了招呼,等待核對無誤後,二人便推車正式走入了内村。
“老施,王大史他們三也是真夠倒黴的,倒班不說,天天和紅甲待一起。
”楊浩嘀咕道。
“嘿嘿,還是跟着我好吧!不虧待你。
”施梁安慰道,畢竟楊浩可是讓了自己的肥差。
内村的民房現在是按戶分配,一家人一間房,人多的大些,少的小些。
闆車甫一進入,不少望着風的村民就攢着飯條子,自覺地出門排隊了(之前牡丹士都已經安排好了)。
紫眼病事實上遠沒有海棠士之間訛傳的那般邪乎,除了一雙有别于常人的泛紫色眼眸,其他并無異常。
不少村民甚至特别樂呵,畢竟官府免費提供吃喝,對他們來說也是頭一遭。
施梁停車收整完畢。
楊浩提起銅鑼,拔出别在腰間的鑼錘,铛!铛!铛!“飯來喽!”
半個時辰後,施梁看着排隊等候的村民人數減少了,便與楊浩打了聲招呼,從闆車兜布裡取了一個楠木隔層飯盒,一個麻布袋。
塞滿當後,施梁從兜裡取出牡丹士給的記好了的條子,去給幾戶出門不便的困難戶送飯食。
/獨居半癱老鳏老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