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動搖
父女兩人計議已定,當時便籌劃起來。
卻說黛玉天性聰明,既是用心着意,那些或瑣碎或有成例的公務,卻是一說即明,不出兩日功夫,竟就能上手料理清楚。
休說附中人等,就是外頭衙門裏聽說了幾句,也都啧啧稱奇。
隻是她身子單弱,卻也做不得許多,幸而有紫鵑從旁輔助,兩人合力,竟也大大減輕了如海的辛勞。
無奈他先前病勢已成,兼着京中奏章下來,又言尚需他兼職月餘光景。
如海思及家族女兒等事,不免生出早作打算之意。
隻這等家事,也不合說與張、李總管之類的仆從,至如黛玉,也不忍多言,族人又都是極遠的堂族,算來竟隻合與鐘姨娘這個小妾提兩句。
卻說這鐘姨娘本自賈敏陪嫁,向來忠心,也有些見識成算。
如海雖言語不多,又先慮到女兒,略透出一點意思,她便心覺不對,唯恐他将人事安置了,心氣一松,便就去了。
當下也無暇多想,她就回道:“老爺何必愁這個,姑娘年歲小,怕吓着她,隻将身邊人喚來問一問,大約的事也就有七八成知道了。
”
如海略一考量,也覺可靠。
隻是當時黛玉将來,他便先壓下這事,待得她午睡了,方打發小丫鬟喚來。
紫鵑垂頭進來,就屈膝一禮,然後才道:“老爺喚我過來,可有什麽話吩咐?”
“你且坐下。
”如海命她坐下,又使小丫鬟沏茶,卻不立時詢問,反而慢慢詢問家鄉姓氏等事。
紫鵑一一回話,那鐘姨娘聽她說及父母,不由訝然,道:“你竟是辛夷姐姐的女兒!可真真是巧了!”她轉首便與如海道:“那辛夷姐姐,原是老太太身邊的,後與了太太,隻是年歲更長些,才留在家中。
”
紫鵑便道:“老太太原沒想到這一層,後頭說起來,也說是緣分呢。
”
這些日子以來,鐘姨娘本就瞧着她妥帖可靠,如今又添了這一層,更覺親密,當即笑道:“可見也是緣法了。
”
如海見她說及這些,也還是落落大方,先前又半點不提,可見忠厚,舊日行事又極妥帖,暗中點頭,順口再問了幾句,就詢問黛玉一應事體來。
這等事,紫鵑這兩年也不知想過多少回,心裏早有成算。
又見鐘姨娘在旁使眼色,心裏更添了一層安心,當即将話口子更松了松,隻将黛玉在賈府的種種,一一道來。
內裏自有賈母,也略提了邢夫人、王夫人并迎春姊妹,卻着實将寶玉提出,細細描摹寶黛兩日素日相處種種。
那林如海原是宦海浮沉,人世歷練過的,如何能沒點聞一知十的本事。
賈母也還罷了,黛玉系賈敏所遺骨肉,當年就必要接了去教養,種種偏心溺愛也是常理。
倒是那賈寶玉,原是外男,雖說年歲尚小,這樣親密也着實有些過了。
且紫鵑言語裏,又将王夫人等人挪到了後頭,內裏意思,着實不能輕忽。
又有當年賈敏尚在時,便多有提及賈寶玉,雖有銜玉而誕的名兒,卻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帏厮混。
且又有賈母溺愛,連着賈政夫婦也不能管教。
想到這些話,如海怎能放心,當時便有些後悔,暗想:舊年嶽母遣人,務必要教養玉兒。
當年隻說她年幼喪母,無人教導中饋內務。
我又忙于公務,且年近四十,後嗣向來稀薄,再無繼室之念。
她沒個兄弟姊妹,日後怕也無有娘家依仗,且不如送到京中舅家。
雖則父女遠隔,卻是為她日後長遠之計。
誰知嶽家竟有這樣的念頭?
這裏的大妨礙,且不在賈寶玉的性情上。
畢竟,依着女兒等人言語,他雖不喜讀書,無心舉業,到底性情溫和,又善待女兒,賈家家業豐厚,若自己亡故,女兒嫁與他,忍忍也還罷了。
隻在一件上,卻不得不慮——女兒無人依仗。
若從舅家出嫁,差不多也如自家女兒般做姻親,有什麽事,賈府自會做娘家一般的出面。
若嫁入賈家,雖則兩廂情分更好,卻終究失卻一樁依仗。
無事且還罷了,若有什麽事,豈不聽憑欺負了去。
思及此處,如海面色有些冷凝,半日才道:“依着你看,玉兒在那裏可算遂心?”
紫鵑依舊低頭垂眼,眼珠兒卻悄悄往上移,飛快掠過如海并鐘姨娘兩人,心中轉了幾下念頭,終究還有些猶豫:“回老爺的話,姑娘雖是客居,老太太那般疼愛,原與寶二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