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廬江、丹陽二郡的霍山、馬鞍山、黃山山區,分布着不少豪酋部族。
他們在漢人看不上的崎岖地帶求存,完全依靠山區邊緣的各條長江支流水網交通,生活習俗也是半漢半山越。
這些部族的青壯拉上戰場,往往表現骁勇,但軍紀也非常散漫,極難指揮——這些部隊,有個統一的名稱,就叫“丹陽兵”。
當年大将軍何進就招募過丹陽兵,故徐州牧陶謙也喜歡招,劉備軍中現在也還有三千丹陽兵。
此時此刻、被陳蘭逼着去跟張飛死磕的張多,嚴格來說,也算是一名“丹陽賊豪帥”。
僅僅幾個月前,廬江郡的巢湖周邊山區,就分布着三大丹陽賊勢力,鄭寶、張多、許乾。
後來勢力最強的鄭寶居然想圖謀不軌,還試圖裹挾一些漢室宗親給他當門面,就選中了住在廬江的劉晔。
劉晔不願當出頭鳥,在酒宴上偷襲反殺了鄭寶,又言語擠兌其部曲,說造反隻會招來朝廷剿滅,不如诏安。
那群沒文化的家夥居然被劉晔吓住了,然後就發生了分裂,不願意诏安的投奔許乾,繼續當濡須賊。
願意诏安的就投了張多,然後劉晔幫張多牽線歸順太守劉勳,算是吃上了編制。
張多這人沒什麼雄心壯志,他原先就一水寇,跟了劉勳後也是能躲則躲,盡量不參加厮殺。
混口皇糧吃而已,玩什麼命啊。
此番劉勳攻淮陰,需要向廣陵集結物資,才把張多找來,負責長江上的水運和護航。
昨夜袁軍對張飛的第一波反撲,張多并沒參與,他的部隊是水軍嘛,陸地上的死戰當然應該讓專業的人上。
而城中文官,原本以劉晔這個新任功曹最有話語權。
劉晔是明哲保身之人,就暗中罩着關系戶,不讓張多的部曲送死太多。
可惜,這種小團體利益的考慮,随着陳蘭回到廣陵城,終于被打破了。
陳蘭畢竟是都尉,劉勳不在的時候,軍事上當然他說了算,劉晔一個功曹也不能越俎代庖,隻能建議。
張多被勒令帶着水兵強攻城牆,苦不堪言來訴苦懇求,劉晔也不敢直接讓他抗命,隻是吩咐:
“我自會去找陳都尉說合,但你也不好明着違抗軍令。
且先鼓噪聲勢,給陳都尉一個面子。
”
張多信了劉晔的許諾,苦着臉去進攻張飛。
可惜這種出工不出力的心态,又怎麼可能打得過意志堅定的張飛?就算張多的兵力是敵人三倍,也依然沒用。
雙方從清晨辰時開始鼓噪呐喊進攻,實則打了一個多時辰壓根兒沒什麼進展。
張飛一開始還如臨大敵,後來發現敵人疲軟得雷聲大雨點小,比昨晚前半夜還不如,簡直毫無壓力,張飛也是納悶不已。
……
張多被迫上工之後,劉晔估摸着己方姿态也擺足了。
這才趁着陳蘭稍稍休息過後、吃完早膳,貌似心情不錯的時候,求見了對方,陳述了自己的策略。
陳蘭内心不太看得起劉晔,主要是覺得劉晔太年輕,而且是靠賣隊友上位的——劉晔才十八歲,此前唯一的功勞就是殺了鄭寶、介紹其部衆接受劉勳诏安。
這種事情,在士人眼裡沒什麼,但是對于山賊水寇出身的混江湖武人,則屬于非常不講義氣的大忌。
陳蘭是霍山賊,他對鄭寶的遭遇還是有點同情和代入感的。
所以兩人讨論時,陳蘭也沒給劉晔什麼好臉色,一上來先暗諷:“先生真是好謀略,府君攻淮陰的計劃,也都是先生過目過的,我軍完全照着執行,最後打成這樣!”
劉晔一陣無語,劉勳出兵前的大緻計劃,他是有過目,也表示了肯定。
但他當時是真覺得劉勳和紀靈四平八穩,并無破綻。
後來前方送回軍情,說劉備的下邳被偷,劉晔就更覺得穩了。
他在回信裡也拍了些馬屁,預祝劉勳軍功唾手可得,這也是人之常情——
曆史上的劉晔就是這麼一貨,幾十年後曹叡問他能否伐蜀,他就說能伐。
其他重臣跟他立陳不可伐,他也順着對方說。
最後曹叡君臣一對賬,劉晔這個“啊對對對”也就穿幫了,身敗名裂。
但是,眼下這次前方的大敗,劉晔覺得完全跟他沒任何關系。
劉勳原本的計劃确實沒問題,鬼知道後來執行層面發生了什麼,讓劉備突然絕境中戰鬥力爆發變強了好幾倍?
劉晔不得不忍辱賠笑,跟陳蘭分說,然後才提出自己的應對建議:“将軍,如今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為今之計,我看張飛的偷襲怕是不好擊退了,你讓張多死命猛攻,說不定還正中張飛下懷,讓他順利多消耗我軍兵力!”
陳蘭聽了,皮笑肉不笑地回怼:“那你說怎麼辦?是不是直接逃跑,放棄廣陵?”
劉晔壓抑了一下情緒,繼續冷靜地說:“廣陵丢不丢,眼下不好說。
仗打成這樣,靠我們自己這點兵力是奪不回來的,
隻能指望府君的敗軍能盡快趕回,以絕對優勢兵力消滅張飛,但若是劉備比府君先到,那就全完了。
”
陳蘭怒道:“你這厮果然不忠,隻想保身!”
劉晔反唇相譏:“我并非不忠!隻是有備無患!運籌帷幄,自然要考慮最壞的情況!何況就算一時丢了廣陵,我也依然有計助府君反敗為勝、最終擊潰劉備!隻要我們準備充分,丢得更巧妙一些,為将來預做鋪墊!”
陳蘭聞言,氣極反笑:“不思進取!你還有臉說長遠之計?那你倒說說,怎麼丢廣陵,才能丢得反敗為勝!”
劉晔圖窮匕見:“很簡單,劉備面對的危局,不是正面戰場上的勝利就能穩住的,他最大的問題是下邳丢了、士卒家眷陷于敵手,所控制的幾個城池,也都沒有囤積餘糧!
他現在這麼火急讓張飛反攻廣陵,甚至不惜犯險偷襲,更說明他快斷糧、看上了廣陵的存糧!隻要我們趕緊趁張飛沒能控制城池,把府庫餘糧盡可能運回廬江。
就算最後失守,也可把來不及運的燒了,不留給劉備。
如此劉備隻是得到一座無糧空城,不用一兩個月,他的軍隊還是會饑餓而潰散!
我懷疑,此番劉備能保持那麼久軍心、最終反攻,定是有高人指點他封鎖消息。
可此戰之後,下邳丢失也就封不住了,劉備軍完全有可能雖勝亦散!我們不可被眼前的失敗蒙蔽,更不可被劉備一時的小勝蒙蔽!”
陳蘭聽得目瞪口呆,他隻覺得這些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