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从十死无生到九死一生(新书求收藏求票求追更)

首頁
    諸葛瑾終于下定決心要全力幫劉備謀劃一番,不再顧忌說錯話。

     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豈可不察? 正式出謀劃策之前,充分的敵我實力調查,還是非常必要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于是諸葛瑾先事無巨細的問了劉備:如今敵我兩軍兵力多寡、部署、統兵将領、糧草情況。

     這些數據,有的劉備也不清楚,比如袁術軍的糧草情況。

     但凡是劉備能夠知道的,他全部知無不言。

     如今已是死裡求生的關頭,容不得半點藏私。

     短短幾分鐘後,諸葛瑾就大緻摸清: 眼下劉備在廣陵郡的駐軍,總兵力約在一萬三四千人。

     而袁術軍大約動用了四萬人,是劉備軍的三倍之多,這還沒算袁術在大後方的預備隊。

     如今的袁術,治下百姓或許困苦凋敝,但其軍隊規模絕對是不容小觑的。

     尤其他多年前就做到了後将軍高位,還在董卓之亂爆發前,利用職權把一部分朝廷的北軍精銳帶了出來,家底不可謂不厚。

     相比之下,連袁紹和曹操當時都沒分到過大漢朝廷的中央軍舊部,他們都是靠地方武裝起家的。

     而徐州軍中唯一可以和袁術北軍舊部抗衡的強兵,就要數丹陽兵了。

     可惜劉備直屬的嫡系丹陽兵,多年來始終沒有超過四五千人。

     偏偏陶謙留下的丹陽兵主力,統兵主将還是曹豹。

     這次随着張飛誅殺曹豹、曹豹舊部投靠呂布獻出下邳, 那部分留在後方守家的丹陽兵,也徹底脫離了劉備的控制。

     劉備現在手頭還能調動的,一共就隻有三千丹陽兵、一千從老家帶來的幽州突騎,還有一萬徐州本地普通士卒。

     形勢實在是嚴峻到了極點。

     …… “情況便是如此了,我軍有一萬兩千人駐紮在這淮陰縣,還有兩千人分散在後方海西縣等處。

     而袁軍四萬人,因糧草補給困難,無法合于一處,故而分兩路進兵。

     主力兩萬五千餘人,沿淮河自盱眙而來,統兵大将為紀靈,另有部将梁綱、樂就。

     另一路一萬五千餘人,由廬江郡順長江東下,至揚州廣陵縣、入邗溝北上,統兵大将為劉勳,另有部将雷薄、陳蘭。

     今日紀靈已至城西下寨,并以騎兵騷擾城北。

     劉勳部因迂回遠路,估計還要數日才能抵達淮陰,屆時不出意料的話,多半會在城南下寨,威脅我東南兩側。

     我原本打算依托淮陰堅城相持,待紀靈劉勳師老兵疲,再圖反攻。

    可如今下邳後援糧草斷絕,城中餘糧不足一月。

     何況一旦袁軍也得知下邳被呂布所奪的消息,必然士氣高漲。

    我軍不可能再等到袁術士氣低落的機會,相持已無希望。

     公佑、子仲這才勸我抓住這幾日的時機,趁劉勳未到,先集中兵力孤注一擲,若能先擊破紀靈,或許還有轉機——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劉備解釋得非常詳細,而諸葛瑾也聽得非常認真。

     這些細節他前世看《三國志》也好,《三國演義》也好,都沒有記載,他隻能通過劉備這個渠道現學現分析。

     劉備提到的那幾個地名,諸葛瑾也對着地圖仔細看了一下,确認古今對應關系。

     東漢時,“廣陵縣”就是後世的揚州市,“淮陰縣”對應淮安市。

     廣陵縣去年還在劉繇手中,但後來被孫策攻下交給了袁術。

     包括廣陵縣隔壁的海陵,對應後世泰州,也一并是孫策幫袁術打的。

     劉勳那一路人馬,就等于是沿着後世的京杭大運河往北進攻。

    (注:本章末尾會附地圖) 諸葛瑾徹底弄清楚這些兵力部署細節後,又思索回憶許久,這才慎重地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恕我直言,我以為此策頗有不妥。

     将軍不該苛求‘紀靈已到而劉勳未到’的這幾天時間差,強行組織反擊。

     反而應該考慮封鎖淮陰四門、再多相持數日,等敵軍懈怠後,再圖進攻。

    ” 劉備驟聞此言,本能地便閃過一絲不可置信的表情。

     但諸葛瑾已經神預言了一次,劉備冷靜下來後,還是控制住情緒,決定再信他一次,于是真摯地追問: “先生何出此言?自古兵法皆追求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敵人。

     我軍本就人少,不該抓住敵人尚未集結、分則力弱的戰機麼?” 諸葛瑾不慌不忙,拿過一根筆杆,指着地圖上幾個點解說: “下邳距淮陰二百四十裡,沿泗水順流而下即到。

    張都尉,你何時丢的下邳?又是何時趕回淮陰報信的?” 一旁的張飛突然被問到,頓時有些局促。

     他剛惹下大禍,正覺沒臉見人,哪怕被一個平民質問,也隻能乖乖拱手作答: “我是前天半夜發現曹豹不軌,不得不領兵殺之。

    隻恨我威望不足,平素不得丹陽兵軍心。

     曹豹死後,許耽等丹陽兵部将唯恐我清算,拒白門樓死守,拖延到呂布從小沛趕來,将其接應入城。

     我還試圖與之厮殺,可寡不敵衆,午前被迫遠遁。

     又經過一日一夜奔逃,剛才入夜時趕到淮陰。

    ” 張飛一五一十說得非常詳細,從他的叙述裡,也可以聽出些值得翻案的地方: 曆史上的張飛丢下邳,跟“酒後誤事、鞭撻呂布嶽父”毫無關系。

     曹豹根本不是呂布的嶽父,他就是對劉備的統治不滿,才自發想要趁機叛變。

     而張飛的過錯,主要是發現叛變後、沒能及時以雷霆手段壓服其他丹陽舊将,但跟喝酒打人沒什麼關系。

     諸葛瑾倒是不太在乎這些細節,他從張飛的陳述裡,得到了他想要的關鍵細節後,便立刻轉向劉備解說: “張都尉昨日上午丢的下邳,如今就已經到了這裡,可見兩地相距實在太近,馬快之人與馬慢之人,也不足以拉開太大時間差。

     因此我估計,紀靈那邊快一點的話,後半夜也能得到這個消息。

     如此其士氣必然高漲,您再想進攻,紀靈必能死戰不退。

     而且他反而會因此堅定信心,斷定下邳被偷襲是真的,絕非我軍故意散播的假情報,所以我軍才急切求戰。

     相比之下,您若按兵不動。

    說不定紀靈反而會狐疑求證,擔心所謂的‘下邳有失’是誘敵示弱之策,或是捕風捉影的假消息。

     最初幾日他或許會疑神疑鬼,但等到數日後劉勳與他會師,他們的戒心也就會放松到極點。

     畢竟以兵法常理度之,在他們尚未會師之前,将軍都不敢主動求戰或是劫營,那又怎麼可能在他們會師成功後才襲擊呢? 到時候将軍再趁其懈怠反其道而行之,或許有一線生機。

    此所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