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拉美文学研究专家

首頁
    劉芯武是第三個看到這篇研究稿的人,他很快意識到研究的價值。

     餘切言之有物,不像假的。

     但是,媽的,他怎麼曉得的? 劉芯武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研究紅學,并學習了一些方法論,也嘗試文學方向上的研究。

     他比其他人,更知道餘切研究的破壞力。

     不體面的說,大師地位的确立,有時僅僅出自一篇平平無奇的研究稿,以及前一個大師的落幕。

     以紅學研究為例,該研究以五四為界限,在前後兩百年經曆了新舊兩個階段,後一個階段是“考證派”大占上風,考證派的難點在于多方考證,需有詳實可信的資料作支撐。

     當年開創紅學“考證派”的胡适一幫人,正是踩着蔡元培的“索隐派”上位的。

    那一年,胡适在蔡元培手底下做任課教師,那一年,胡适三十歲。

     蔡元培沒有為難胡适,而是發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則,在當時許多人自發針對胡适、孤立胡适的時候,反而給這些人發茶葉,意思是你們肚子裡太髒了,請去喝點茶清胃。

     現在餘切青出于藍,把《百年孤獨》作品本身,和拉美的社會曆史相結合了,語言亦不失美感。

     國内懂拉美文學的人極少,這些人當中,同時懂拉美曆史的更少,餘切這一篇研究一出來,已經證明了他的實力和水平。

     劉芯武感到後悔,因為他來不及做“兼容并包”的姿态,他的反對意見,已經過早的放出去了。

     我隻是打牌的時候,随口批評一番年輕人罷了——他怎麼就寫了這個? 【當拉丁美洲的半個身子進入到現代文明社會之時,這片熱帶雨林出現了城市、電燈、宇航員和寵物狗,當然還有一大批具有文學素養的創作者,然而,他們的文化認同卻共同往前飛向了于熱帶雨林更久遠的神話和傳說。

    這構成了所謂魔幻現實主義爆發的社會基礎。

    】 随着閱讀的深入,劉芯武直冒冷汗。

     處處都是有道理的,然而越是有道理,越讓他發覺大事不妙。

     【我們今天所讨論的,正是獨屬于拉丁美洲的現實主義。

    】 【當我們引用西方‘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說法的時候,我們也不自覺構成了對拉丁美洲苦難曆史歧視和獵奇的他者之一,将拉丁美洲的不安靈魂,再一次推入到無盡的孤獨之中。

    】 “推入到無盡的孤獨之中。

    ”劉芯武喃喃道。

    “誰在乎我孤不孤獨呢?” 難道,後來有人讨論到拉美文學研究者餘切的時候,還會談到站在他對立面的我嗎? 我這個,在曆史關頭起到阻礙作用的前浪? 研究者在智商和經驗上的兼具,使得他情願相信餘切的研究結論——在國内大衆還不甚了解《百年孤獨》的今天,在全中國能接觸到的,隻有這本二十六萬字書籍的某一章的今天。

     餘切一定比大多數人知道拉美文學——當他拿出那篇雄文之後。

     即便是不要将之宣稱為魔幻現實主義,而改個名字說是拉美現實主義。

     即便是向大衆科普一下,拉美文學産生這種創作美學的社會根源,又能怎麼樣呢? 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之後産生的許多偏差和誤解? 但劉芯武不願意。

     因為他已在論戰中,技術性的落敗了,他的地位,正是在一場場不容置疑的争鬥中确立的,就如同他那年寫下了《班主任》,面臨輿論上的反擊,他拿出絕不會退縮的姿态,最終他等來了轉機,傷痕文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