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賈張氏有多慘,四合院因為沒了賈張氏這個禍害,瞬間變成了真的先進四合院。
沒了賈張氏,易中海和劉海忠終于開始大展拳腳。
三番兩次的促使院裡的鄰居,一起去秦爺那裡采購糧食和其他的物資。
雖然現在市場行情好了許多,但是相比于黑市而言便宜又實惠的秦爺采購站,誰又能拒絕在家裡多囤一點糧食。
隻不過有了許大茂的幹預,何雨柱除了最開始的時候去了兩次,便再沒去過。
而且因為田友華和肉聯廠胡廠長的介紹,何雨柱已經成了四九城有名的席面師傅。
加上郭懷忠的嚴厲教導,何雨柱的廚藝飛快增長,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
每天找何雨柱做席面的人都能排隊,何雨柱是痛并快樂着。
而且因為找何雨柱做飯的人身份地位都不算差,除了給錢,還給了不少食材和一些少見的禮物。
何雨柱喝水不忘挖井人,每每拿到好東西都會和許大茂家分享。
這可讓大院裡眼巴巴的盯着何雨柱的人,羨慕的直流口水。
至于大院裡的采購活動,許大茂和何雨柱沒參與也沒管。
這讓易中海放心了許多,知道自己隻要不招惹兩人,這兩人真的會和承諾的那樣不管自己。
于是便拉着二五仔劉海忠,開始全力的收攏院子裡人的人心。
許大茂冷眼看着這一切,并沒有多管的想法。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法,無論後果怎樣,都是自己的選擇。
楊彪和秦爺那一夥人根本不是吃虧的主,許大茂敢肯定現在四合院占的每一分便宜都會成倍的返回去。
特别是闫富貴還做起了倒買倒賣的生意,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
四九城第一機械廠,經過黃世傑和許大茂半個多月的校對,由許大茂主導編纂的設計标準手冊終于徹底成型定稿。
設計科一衆人雖然看起來十分疲勞,但是看着成品出爐,眼中的光芒卻要比任何時候都要熾烈。
相比于設計一款新産品,對于這個年代的設計者來說,完成這樣一部能夠指導後來者進行設計的作品更讓他們興奮。
特别是自己的名字都可以随着這本書的傳播讓更多人知曉,甚至于作為編輯者,名字還能随着第一套設計标準流傳于後世。
這可是古人追求的千古留名,竟然這樣就達到了,不由的衆人不興奮。
許大茂自然也是極為開心,看着疲憊的衆人,大聲道,“今天大家下班都别走,我請大家吃烤鴨,管夠!”
“哦!!!”
聽到許大茂的話,技術科衆多技術員的歡呼聲好似爆發了一場海嘯,大家歡呼着把許大茂舉了起來,慶祝他們的青史留名,也慶祝晚上的一頓烤鴨。
歡呼過後,許大茂拿着第一冊文件就走向了廠長室。
剛要敲門,便看到一個身穿中山裝的俊朗青年走了出來。
許大茂打量了此人一眼,第一印象便覺得不爽。
是的很不爽,青年人看起來要比許大茂大一些,大概有接近三十歲左右。
有着這個時代特有的方正臉龐,看起來倒是一臉正氣。
但是許大茂卻能清楚的看到其眼中,無時無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