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建議,閻解曠也開始認真考慮。
自從結婚以來他們一直住在閻家長條小房間内,那裡地方狹窄且毫無隔音,每晚做事情都難免影響到長輩。
作為年輕夫妻自然是不能忍受這種情況。
更重要的是他們住在閻家還需要支付房費及夥食開銷共每月兩元錢;現在增加四元就可以換來**空間,确實令人怦然心動。
唯一顧慮便是擔心閻父閻埠貴會不答應。
面對此情況,于莉則表示:"這是自己花錢的事,他們有理由不同意嗎?"
又問到:"難道你要一輩子住在那狹小的空間裡?等到将來有了寶寶也還是那樣過活麼?"
經過妻子一番話語的鼓舞,閻解曠最終接受了她的建議。
為了避免錯失良機,夫妻倆立刻去聯系何雨水,并支付定金預訂房間。
閻解曠與于莉夫婦的決定也是可行的選擇。
何雨水對妻子于莉印象甚好,認為她是幹練又整潔的新時代女性。
半月很快流逝,在張海民心中他期望的快速長大卻僅是身高與一歲孩童相當且僅能勉強自力行走,甚至語言表達也剛剛處于初學階段。
與此同時,何雨水同婁曉娥間的聯系日漸頻密,二人情感愈發緊密,俨然是鄰裡之間一對閨蜜好友。
伴随着夏天到來進入六月,氣溫也随之升高。
應婁曉娥的要求,何雨水有時會将張海民留在家中,讓她照顧,免得張海民來回奔波受累。
然而,有天何雨水下班的時間比平時晚了兩個小時。
這種情況并不常見,讓婁曉娥有些擔心,生怕出了什麼意外。
張海民心知肚明,因為他當天許願讓何雨水碰到好運,現在看來何雨水遲到的事和那個願望不無關系。
晚上十點,何雨水騎着自行車回來了。
“雨水,你沒事吧?”婁曉娥抱着張海民上前仔細檢查她是否有受傷。
進了屋後,在何雨水的一番解釋下,她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她下班途中幫助了一位老人。
老人戴着眼鏡,看起來很有文化氣息,他在街上散步時,被幾個追逐奔跑的孩子撞倒,那些孩子随後跑開了。
何雨水看到後立即扶起老人,并把他送到附近的醫院,再幫忙通知了他的家屬。
讓人驚訝的是,這位老人身份非凡。
何雨水在醫院了解到這位顧老是某大學的領導,并得知他的名字,而顧老也在了解何雨水的具體情況後得知她是單身且收養了一個孤兒。
顧老對她的做法既震驚又敬佩。
為感謝何雨水的救命之恩,老人提供了兩種回報方式:
“你救了我,并且把我送到醫院,這份恩情不可忘記。
不過你的工作崗位已經定在供銷社,沒法把你提拔為主任。
這樣吧,我給你兩個選擇。
”
“第一,學校可以給你提供一份雜務工作。
這份工作不算輕松,需要你踏實地當兩年臨時工後才能轉為正式工,同時你還可以推薦他人入職。
”
“第二種情況是這樣的,因為我是一位大學的領導,有些資源;近來中國人民大學即将招收夜校生,我可以幫你争取到一個名額。
”
所謂的夜校,就是在晚間開辦的大學課程。
從50年代開始流行,隻要參加了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