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9章 纪家

首頁
    陳立拿到資料時很詫異,對于紀家的調查,沒想到結果非常讓人震驚。

     陳立以為凡是這個級别的,調查下來多多少少會有經濟問題,可沒想到紀家并沒有。

     一開始對于結果不相信,但京城的調查組,檢查組以及刑警隊三方信息聯合調查國内外,以及紀家旁支,都沒有查出紀長嶺經濟問題。

     紀長嶺家人口多簡單,出身于川渝地區的一個小縣城,那個縣城九五年才通路,他是那個年代那個地方考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

     哪怕是他的同鄉,現在也是省裡和他級别差不多的嶽成天,都是隔了五年才考出來的,那時縣城已經通了路。

     也是紀長嶺考出去後,在大學裡成績優異,并且努力的宣傳自己家鄉才有的結果,甚至當年開發旅遊,也是他在大學裡做演講提議的,後被官方看中。

     可以說年輕時的紀長嶺相當優秀,大學時便是學生會主席,得到校領導推薦,代表學校和省裡參賽演講,被采訪,去京城進修,畢業留校,後因協助市裡工作,又被推薦到官方宣傳部門,同年自己考進了所在單位的行政職位。

     按常理說,紀長嶺在基層單位成為了一個副手,已經是他這樣出身的天花闆了,再往上走,人情社會人脈眼界機遇缺一不可。

     紀長嶺是個完全沒有背景的人,全是靠他的努力。

     上天似乎對他也格外垂憐,不知是得益于命運的安排,還是紀長嶺不甘于此,自己努力的結果。

     總之一次随上級去隔壁省開會,那次出了個意外,天災人禍一個決策導緻媒體和民衆的爆炸,而那邊因為人手沒安排好,錯失了公關黃金時間,他卻陰錯陽差有條不紊的幫着化解了危機。

     并且當時不該他在媒體面前發言,卻因為應急,他在媒體面前安撫說了一段話,放到現在拿出來看也仍然非常經典,句句條理清晰,又安撫了民衆,給出了方向,更是點出了問題所在,不讓人反感,給人以希望。

     也是那次意外讓他得到了當時在省裡風頭正盛的尹懷民,也就是紀莫年外公的賞識。

     紀莫年外公是個剛正不阿的人,但他這樣的人在那個圈子裡其實很被人诟病。

     不夠圓滑,橫沖直撞,哪怕尹懷民退休那年,也被冠以這樣的少年莽撞之氣的形容。

     尹懷民很不識時務,卻能力極強,在那個年代幾次天災之下,他力挽狂瀾。

     所以即便為人耿直,得罪不少人,還是沒人能讓他下去。

     但尹懷民自己也明白,除了能力外,他能一直在圈子裡立足,還因為自己的父親。

     很多時候其實外公最是理解紀莫年的心态,但他又和紀莫年不同。

     早年外公也不解,大丈夫志在為國為民,為什麼紀莫年無論一開始學醫還是後來進報社,就是不肯像他父親或者外公一樣進入那個圈子。

     可後來外公似乎也明白了,尤其是後期紀長嶺經常和他有一些決策上的分歧,再就是他退下來後,人情淡薄,尹懷民才懂,什麼叫時代在變。

     他無數次據理力争,哪怕以前覺得紀長嶺說的不對,省裡那些人都是隻想着自己,可後來他漸漸也發覺,也許是自己的問題。

     時代變了,人人奉獻光榮的年代過去了。

     現代經濟社會,要看結果,要看服務效果。

     很多時候,年輕人的想法和老一輩不同,未必是錯的,用過去的經驗套現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隻是尹懷民醒悟的太晚,知道自己得病後才恍然。

     但在那之前,由于尹懷民就是這種性格高傲,執行能力強的人,最是不屑與這個圈子的彎彎繞繞,為人剛正,所以家事清白,兩袖清風。

     在他的高壓之下,紀長嶺也沒有經濟問題,哪怕後面尹懷民退了,對紀家也是插手很多,所以紀長嶺這些年做的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