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天高考過後,最先出來的林建民自然是備受關注,也讓人議論不止。
任何年代,出頭鳥或者另類總是會受到關注,而之後的兩天,林建民依舊是第一個出來。
當然,不出意外的兩次都碰到了周雅。
“林同學,你還真是厲害,每次都第一個出來,有沒有想過高考結束後做什麼?”
考場外的大樹下,兩人坐着,林建民在等公交,而周雅純是好奇話痨。
聽着問話,林建民思索片刻後說道:
“當然是找份工作。
”
“找工作?那萬一你成績很好,能上大學呢?”
周雅好奇追問,林建民卻是皺起眉頭,這事兒他不是沒想過。
隻是他沒那個能力,這幾天下來,林建民已經花了三塊錢!
要是不找個賺錢的工作,别說能看中大學,就是生存都是問題。
“能考上也上不了,我可沒錢,找工作比較靠譜。
”
隻要高考通過,哪怕沒有考上大學,那對于林建民來說也是一份履曆,能幫助他找到合适的工作。
林建民一開始的初心,就是想着高考之後穩步發展,等待時機成熟後,跟上時代吃紅利!
所以,他還真沒想過考上大學怎麼辦。
見林建民這麼回應,周雅也是若有所思,随後說道:
“林同學,這是我家那邊的固定電話,有需要聯系我,預祝你有好成績!”
周雅留下一串号碼,起身先一步離開。
林建民看着,倒也是意外,70年代可還沒有手機,傳訊都是通過郵局電報,或者是固定電話。
可有固定電話的家庭,那都不一般,非富即貴!
“不愧是燕京,随便碰到個人,都是身份的人。
”
林建民感慨着,坐上公交,返回家裡。
剩下的,就是等待高考成績出來,在這期間,林建民決定做點買賣。
手裡還剩一點錢,林建民并不想坐吃山空,因此,去市場買了些面粉,蒸籠什麼的。
準備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擺攤!
倒不是林建民沒大野心,而是目前條件限制,做些包子不僅能自己吃,還能賣出去。
也算是兩全其美。
此後幾天,林建民就在家門口支起了攤子開始賣包子,兩分錢一個,光顧的人還不少。
這倒是讓林建民體驗到了賺錢的感覺。
雖說和後現代差距比較大,但能做起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高考後的第三天,一大早,林建民就開始擺攤,雖說還沒有徹底回本,但每天都能有個幾角錢的收入,也是很不錯的。
“建民,沒想到你都開始做生意了。
”
林建民剛弄好攤子,擡頭一看,劉雲雲和劉山已經站在了面前。
看着他們那滿眼嫌棄的樣子,林建民都看得招呼他們。
劉雲雲一臉嫌棄的看着林建民,說道:
“原來你就這點本事?今天可是出高考成績了,這但凡成績好的可都有人來通報。
”
“林建民你也不行啊?我還以為當時你說的多厲害。
”
劉雲雲出口就是嘲諷,一旁的劉山也不阻攔,到現在他都不明白,老爺子為什麼會給林建民這麼多幫助。
又是給安排住處又是給錢的。
難不成真是念及恩情?
“不買包子的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