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裡将位于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的防禦區域大緻分成了三個部分。
其一是沙霍夫斯雅卡這片區域,由于蘇軍兵力不足,也要收縮防線避免德軍從側方突入的原因。
這片區域蘇軍并不會派多少兵力駐守,隻會埋設大量的木盒雷與反坦克雷,用于拖延德軍前進的速度,為後方争取時間。
瓦列裡要将這片區域打造成名副其實的雷區。
第二個區域就是莫紮伊斯克防線的主要區域。
由于從七月份就開始着手挖掘,這條防線如今已頗具規模,戰壕等防禦設施也得到了有效的加固。
防線上還配備各類的防禦工事與火力點的雛形。
士兵們隻需要簡單挖一挖,加固一下即可,在主防線上蘇軍相當省事。
但僅憑這些還是不夠。
所以,瓦列裡還要讓人在防線前再挖掘大量的反坦克塹壕,配合着再布置第二批木盒雷與反坦克地雷。
他還命人再做一些類似于“捷克刺猬”的東西鋪設在防線上。
目的就是拖延德軍坦克前進的速度,利用反坦克塹壕,‘捷克刺猬’,瓦列裡要将德軍的坦克部隊引入數門不同的蘇軍反坦克火炮固定的打擊點。
為了找到合适的位置布置‘捷克刺猬’,反坦克塹壕,瓦列裡之後再确定防守計劃後幾乎整天都會待在前線上幫助挖掘防禦工事,同時再進行指導。
這也是因為蘇軍窮了,防線上的兵力完全不足,任何一門反坦克火炮,一挺機槍都得做到精确部署。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連一個人蘇軍現階段都得做到精确部署。
現在整個莫斯科西面成規模的部隊,除去布良斯克方面軍的八萬人,其他都沒了。
葉夫列莫夫帶出來的這八萬人其中有四萬人被莫斯科最高統帥部抽調走,放在莫紮伊斯克防線上用于防守德軍。
剩下四萬人則被分給葉夫列莫夫,讓他守好圖拉—姆琴斯克附近。
第八師也被調往莫紮伊斯克防線上進行防守,他們部隊還剩餘八十輛左右的坦克,其中一大半還是T-34與KV-1這類的新式坦克。
這在現階段算是蘇軍當中最為能打的一支部隊了…由于第八師之前的種種表現。
在10月11号下午,斯大林給了第八師非常高的榮譽,他授名第八師‘近衛’的稱号。
第八師也改名為紅軍第一坦克近衛師,莫羅科夫斯基少将也得到一枚列甯勳章,用來表彰他這段時間指揮部隊所打出來的戰果。
得益于瓦列裡的原因,這支第一近衛坦克師被分配到羅科索夫斯基麾下進行指揮。
隻不過第一師需要搭載火車轉運到莫斯科,同時再轉運到莫紮伊斯克防線上,所以這支部隊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到達支援。
回到主題上來,防線的最後一部分被瓦列裡定在杜博謝科沃夫村這塊地方。
這也是考慮到莫紮伊斯克防線在曆史上并沒有撐多長時間的原因。
沿着沃洛科拉姆斯克一帶到杜博謝科沃夫村這一帶的防守區域按照瓦列裡一如既往的基本要求鋪設地雷,布置鐵絲網,修建反坦克塹壕。
在兵力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