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德軍不可能拿接近190萬的兵力全線進攻,那是賭命的梭哈,德軍現階段還沒瘋到這種程度。
整條前線集結的190萬兵力,其中隻會有130萬人拿去執行這次台風計劃...{根據俄羅斯本土的史學家估計,德軍台風行動隻拿出118萬的兵力用于進攻。
}
現在德軍進攻部隊比原曆史上整整多了十二萬人,希兒願意拿出這麼多兵力進攻,也是因為基輔之戰跑出去接近三十萬的蘇聯士兵。
因此希兒是恨死了瓦列裡,他讓德意志帝遭受了從未有過的大敗。
德軍在這次基輔之戰當中傷亡接近23萬人,損失不少重裝備及物資,才包圍擊潰蘇軍僅僅40萬人。
這讓他感覺很虧,跟原先預計的60萬人相差整整三分之一。
雖然說到底是德軍賺了,不算蘇軍傷亡人數,就單論在包圍圈内的俘虜人數,德軍這場戰役也赢的相當光彩。
但希兒心裡還是不舒服。
且根據偵察機的照片來看,對面的蘇軍借着這兩天時間在各處都構築不少防禦陣地。
不過即使如此,希兒還是決定冒險施行台風計劃。
德國就是一路冒險走過來的,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德奧合并,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閃擊波蘭。
哪次不是在刀尖上跳舞?不是在冒險挑動英法的神經?
特别是法德戰争,德軍也是靠冒險才成功的,成功将他們的宿敵打的七零八落,将攪屎棍逼退到對岸,完成德二未能完成之事。
但凡英法敢強硬點,德國能不能走到現在還不一定呢。
所以這次,愛冒險的德軍自然是義不容辭。
隻要能在十一月中旬前拿下莫斯科,一切情況都會好起來的,那時蘇聯的任何抵抗都不攻自破。
并且經過德軍陸軍總指揮部以及最高統帥部的計算,德軍是完全有實力突破蘇軍防線,在十一月底前撬開莫斯科的大門的。
這讓希兒信心大增,有着專業的軍官與參謀,訓練有素的士兵,先進的精良裝備。
德軍還缺什麼呢?這可比蘇軍強太多了.....
隻是他們沒有将蘇聯相當惡劣的環境考慮進去,此時此刻蘇聯的泥漿期已經全面到來...德軍一旦将戰線拉長,後勤補給的壓力将會驟增。
就算後勤方面再怎麼保證...缺乏火車作為運輸力量的德軍後勤也很難給前線的中央集團軍群運送大批充足的補給。
但後勤部門的高層軍官則向元首拍胸脯保證他們會盡力供給前線部隊,讓前線部隊繼續放心進攻。
根據最高統帥部估算,蘇軍他們在基輔之戰中撤出來接近三十萬士兵派不上太大作用。
畢竟蘇聯的機動作戰力量很少,這三十萬人頂多填個線。
即使有個第八師又如何,德軍裝甲部隊現在可獲得了全方面的補充。
古德裡安的第二裝甲集群這段日子光是修複受損坦克就有接近130輛。
包括在斯摩棱斯克以及基輔戰役中損壞的坦克。
第二裝甲集群整體的坦克數量整體勉強恢複至戰前63%的水平,加上補充的十幾輛坦克,用于進攻大抵是足夠的。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