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内,那陰暗而略顯肅穆的空間裡,靜靜地伫立着兩個人的身影。
其中一人身形挺拔,赫然便是李奮,他面容堅毅,眼中閃爍着難以捉摸的光芒;另一人則是威風凜凜的禁軍統領郭孝義,他身着華麗的铠甲,腰間佩着鋒利的寶劍,整個人散發着一種沉穩且威嚴的氣息。
就在這時,東宮的小太監畢恭畢敬地行了個禮,輕聲向裡面通報了一聲,随即緩緩推開殿門,帶着一絲謹慎與敬畏,引領着兩人走進這莊嚴的大殿。
李奮和禁軍統領郭孝義神情莊重,雙膝跪地,齊聲道:“臣李奮,臣郭孝義見過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他們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這空曠的大殿中回蕩着,彰顯着對太子的敬重與臣服。
東宮太子趙一天微微擡起頭,眼神如鷹般銳利,淡淡地望了一眼下面跪着的兩個人。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說道:“兩位大人起來說話吧。
”那語調不溫不火,卻蘊含着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李奮和郭孝義連忙站起身來,臉上露出感激之色,異口同聲道:“謝太子殿下恩典。
”随後,他們筆直地站立着,身姿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禁軍郭孝義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臣太子殿下口谕,請李大人到此。
特來複命。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嚴肅與認真,仿佛每一個字都經過了深思熟慮。
東宮太子趙一天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意,說道:“郭統領辛苦了。
有勞你了。
你先下去吧。
我和李大人随便說說話。
”話語間,透露出對郭孝義的體恤與關懷。
郭孝義再次行禮,道:“臣告退。
”然後,他轉過身,邁着沉穩的步伐,緩緩離開了大殿。
随着他的離去,大殿内的氣氛似乎也變得輕松了一些。
東宮太子趙一天看着站在面前的李奮,眼中流露出一絲關切之情,說道:“李大人,本宮沒有記錯的話你應該年紀不大吧!如今身體恢複得怎麼樣了?可有什麼後遺症?若有任何需求,盡可随時來找太醫,定當全力為你診治。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關心與體貼,讓人感受到那份難得的溫暖。
李奮說:謝太子殿下關心。
臣的身體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
托殿下鴻福恢複的不錯。
感謝殿下關懷。
臣感激不盡。
東宮太子趙一天微微眯起雙眸,眼中閃過一絲溫和的光芒,繼續說道:“李大人,你無需如此緊張,咱們之間不必拘泥于那些繁文缛節。
你看那朝堂之上,衆人皆戰戰兢兢,生怕稍有不慎便惹來禍端,而你我之間,卻應如這宮中的暖陽,溫暖而自在。
”他輕輕擡手,示意李奮坐下,接着道:“你身為父皇看重的大臣,肩負着重大的責任,這份擔當着實令人欽佩。
而我對你寄予厚望,不僅是因為你的才華與能力,更是看中你内心的那份正直與忠誠。
”
說到此處,趙一天稍稍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仿佛在等待着李奮的回應。
片刻之後,他又緩緩開口:“至于私下裡,你是太子妃的兄長,我們之間本就有着深厚的情誼。
這種情誼并非僅僅流于表面,而是在歲月的沉澱中愈發珍貴。
今日我找你來,便是想和你坦誠相待,一起探讨一些重要的事情。
”
李奮連忙站起身來,神色恭敬地說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臣定當不負殿下所托,盡心盡力為殿下辦事。
隻是這君臣之禮……”
趙一天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李大人,莫要再提什麼君臣之禮,在我心中,你既是我的臣子,也是我的摯友。
我們可以像朋友一樣交流,彼此分享心中的想法和感受。
”
李奮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坐了下來,他看着太子趙一天,眼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輕聲說道:“既然殿下如此信任臣,臣自當全力以赴。
不知殿下此次找臣前來,究竟是何事?”
趙一天臉上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緩緩說道:“此事關系到我朝的未來,十分重要。
其一,乃是關于邊疆戰事的部署,如今邊疆局勢不穩,我需聽取你的意見,共同商讨應對之策;其二,則是關于朝中官員的任免,有些人事安排,我還需與你商議一番。
”
李奮聞言,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沉思片刻後,擡起頭說道:“邊疆戰事乃國之大事,臣定當全力協助殿下。
至于朝中官員的任免,臣也會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