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和姚蘭花目瞪口呆地看着嚎啕大哭的男人,一時間心有戚戚焉。
何志鵬看了男人一眼,眼神中帶着不屑,他輕輕推了姚蘭花一下,三人腳步不停地走出招待所。
姚蘭花還是很好奇,追着何志鵬問:“那個人的錢怎麼丢了呀?難道是小偷撬門進去了?”
何志鵬看着一臉單純又好奇的老婆,知道不告訴她肯定不會罷休,歎口氣說道:“昨天晚上的敲門聲,你們都聽到了吧?”
兩個女人點點頭,何志鵬接着說:“昨天晚上敲門的女人就是幹這事兒的,等人睡着了就把錢全偷走了。
”
黃麗和姚蘭花面面相觑,心裡同時罵一句:該!
何志鵬看姚蘭花盯着他看,理直氣壯地看回去,他又沒幹過這事兒,他不心虛。
姚蘭花挽着黃麗的手,哼了兩聲,“哼,天下烏鴉一般黑,誰知道呢?”
何志鵬知道她就是為了活躍氣氛,也笑着說:“母豬别嫌烏鴉黑,”
兩口子調笑幾句,何志鵬安排了今天的行程:
現在去市場邊上吃早飯,吃完後就去市場選貨,最遲晚上九點必須到車站,然後坐十點半的火車回禹州市。
時間緊,任務重,三人也不再拖延,打算直奔目的地。
此時路邊拉客的三輪車很多,何志鵬在街邊喊了一聲“來兩架三輪車”,兩個中年人騎着三輪車快速靠攏過來。
何志鵬說了目的地,又問了價格,其中一個中年人伸出一根手指頭。
黃麗心裡一跳,十塊錢?有點貴。
不過,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貴就貴吧!隻要能安全到達目的地就行。
姚蘭花選擇和黃麗坐了一輛車,她主要是怕别人以流氓罪把她和何志鵬抓起來,何志鵬也不勸,随她高興。
兩個中年人應該經常接待來進貨的外地人,三輪車在小巷子裡東彎西拐,周邊的景色就變了。
帶着黃麗和姚蘭花的中年人很健談,操着濃濃當地口音的普通話給兩人人介紹道:“這是全國第一條專營服裝的個體戶集貿市場啦,高第街。
我每天都要接很多像你們一樣的客人,兩位老闆也是來進貨的吧!”
姚蘭花聽不太懂他說的話,就沒有回答。
黃麗倒是笑眯眯地應了,“是呀,大哥,最近還有别的市場嗎?”
中年男人笑出一口大白牙,腦袋撇了一下,示意她們看遠處正在修建的大樓,“那邊咯,再等一年來,你們就可以去裡面進貨了。
”
黃麗眯着眼睛看了眼遠處的大樓,心裡十分開心。
到了目的地,何志鵬付了三塊錢的車費,黃麗要掏錢出來,被姚蘭花拒絕了。
一塊錢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何必推來推去,惹人笑話。
他們現在到達的目的地叫高第街,一座高高的牌坊立在街口,兩邊是居民樓,中間是一條十米寬的街道,店鋪就在這條街的兩邊。
三人随着人流進入街道,琳琅滿目的各類服裝令人目不暇接。
這裡不僅有适合男士穿着的帥氣西裝、休閑夾克;還有女士們鐘愛的時尚連衣裙、優雅套裝;更少不了孩子們喜愛的可愛童裝。
無論是當下最流行的潮流款式,還是經典永不過時的傳統風格,在這裡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姚蘭花眨眨眼,有些失望,這和南平縣的商業街有什麼區别嗎?充其量就是人多了點,衣服多了點而已。
雖然和禹州市的批發市場比起來,這裡好像并不高檔,但是黃麗并不失望,隻要能買到物美價廉的衣服,就值得她跑這一趟。
雖然現在才早上五點,但是市場裡已經是人頭攢動,各種口音的人來來往往的好不熱鬧。
這裡每個店鋪都是一個檔口,每個檔口裡都密密麻麻挂出了無數套衣服,衣服上都貼有價格标簽,讓人一目了然。
有的檔口還放了不少的假人模特,讓服裝效果呈現得更好。
老闆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着時尚的衣服,神采奕奕地照看着檔口,取衣服,談價格,熱鬧非凡。
檔口批發的價格不同,有的是十件起買,有的是五十件起買,價格自然是買的越多越便宜。
也有一部分檔口能拿單件,但是價格自然要貴上許多。
何志鵬雖然經常來羊城,可他并沒有來市場逛過;姚蘭花大姐更不用說了,第一次接觸服裝市場;這裡經驗豐富的隻有黃麗。
黃麗也不着急選款,而是帶着兩人穿梭在市場裡。
他們打算找幾個檔口對比以後才開始拿貨。
黃麗仔細看着檔口裡的一些款式,她想要的是适合年輕女孩子和學生的時尚潮流款,顔色要豐富,做工要精細,還要符合年輕人的品味。
而姚蘭花她是想在鎮上銷售,顧客主要來源是附近的鄉民,價格便宜、耐髒才是服裝的主要賣點,款式和顔色倒是次要。
兩個女人進貨的錢都在何志鵬身上,黃麗打算先去選款,等到要結賬的時候再找何志鵬拿錢。
畢竟她一個女人,身上帶着一萬五千多的現金,要是被人搶了,哭都沒地哭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麗和姚蘭花在前面看衣服,何志鵬則租了個拖車在後頭跟着,充當運貨小工。
兩人興緻勃勃地看着檔口裡的衣服,不時伸出手去摸摸面料,耳邊充斥着各種聲音。
“這件衣服的工藝和面料都很講究,您摸摸看這個質地,性價比其實很高。
”?
“這個版型是今年最流行的,很多老闆都拿了。
”?
“這個系列很快就會售罄,建議您早點決定。
”?
人們在這裡交流着生活的點滴,讨價還價聲不絕于耳,市場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繁華。
市場裡的顧客也是帶着各種各樣的工具:有人背着厚重的編織袋,有人用拖車拖着大筐,有人扛着軍綠色的帆布口袋,總之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黃麗帶着姚蘭花跑遍了市場,經過再三挑選,最後各自選定了兩家批發商。
這叫跟莊!買家眼光好,不如跟旺家。
黃麗就發現這裡有很多人進貨,喜歡東家拿一點兒西家拿幾件,自己覺得眼光好,拿貨像是在購物。
她不同,她打算以後再來進貨就到這兩家拿,就像是在禹州服裝批發市場隻在楊燕家和柳家拿貨一樣,她要做這兩家的熟客。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别人看不到的新版她能拿,以後再熟了些,連退換也不成問題。
做熟後,好賣的版也跟得上,不太好賣的版就想法換。
壓貨少不說,店裡的風格也會相對統一,不會亂七八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