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假(14)

首頁
    寒假(14) 下午,林初騎自行車去了鎮上。

     先去移動營業廳辦了人生第一張手機卡,放進康岐送的手機裏,諾基亞第一款內置攝像頭拍照手機,也是第一款滑蓋手機。

     當時林初并不知道這款手機的特別,是在工作人員幫他裝手機卡時,才從那人的羨慕裏得知,康岐送他的是當時最好的手機。

     測試手機時,林初下意識地按了一串號碼,按完才發現,自己默念的是康岐的手機號,林初盯着那串數字,看了好一會兒,又默默關上了滑蓋。

     離開營業廳,林初去了網吧。

     因為目的明确,林初特地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

     待輸入賬號密碼開機,關機倒計時也随之開始。

     林初不常上網,一時不知從何搜起,想了想,才在鍵盤上敲下在自己腦海盤旋已久的問題—— 男的和男的...... 點擊搜索,頁面加載跳轉,一堆陌生的字眼,第一次闖入了林初的世界—— 同性戀、同志、gay、艾滋、自殺...... 林初怔怔地盯着電腦屏幕,在那個閉塞的成長環境裏,第一次認識到,原來男的和男的,不是隻有友情,還可以有愛情,可是這種感情似乎并不光彩,甚至是種“病态”,這個群體好像也很亂,“不正常”。

     搜索出的答案,并沒有為林初解惑,他又快速查閱了一些心理學的電子書—— 有的說,同性戀是種心理疾病。

     有的說,同性戀屬于精神病範疇。

     有的說,性取向是天生的,不會被教育和影響改變,區別隻是自身覺悟的早晚。

     有的說,愛情不分性別,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

     有的說,同性戀、亂--倫,性變态,都屬于非正常的性關系。

     聖經說,同性戀是污穢的,是有罪的,要遭受神的懲罰。

     ……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将同性戀從疾病名冊中去除。

     1997年,中國取消流氓罪,标志着中國對同性戀行為的非罪化。

     2001年,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标準,将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分類中删除。

     …… 搜着搜着,無意中看到一條求助信息—— ……發現自己對男生有幻想,對女生沒有欲望,本人男,感覺天都要塌了,我該怎麽辦?同性戀可以矯正過來嗎?未來還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嗎? 點開詳細的求助信息,竟然是一個求醫問藥網站,裏面回答問題的都是大夫,不知真假,林初無聊地往下滑着鼠标,看着“專業人士”對“患者”求助,給出的專業建議—— XX大夫:還是有機會的,去正規醫院挂精神科,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制定适合的治療方案,祝早日康複。

     XX大夫:隻要配合治療,控制的好,是可以矯正的。

    醫生會幫助你轉移注意力到異性身上,改掉以前的壞習慣,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XX大夫: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隻有堅持到底才有可能改變,但是有成功案例,別灰心,祝你幸福。

     XX大夫:為了維護同性戀的權利和防止歧視,才不把他們當做精神病處理,其實是屬于精神病的,要去正規的精神病醫院治療。

     …… 退出那個網站,看了看計時器,還沒到時間,林初随意地點着鼠标,進了一個情感論壇,準确的說,是同志情感論壇,裏面有一個帖子給林初印象深刻—— 當初是他追的我,說要跟我在一起一輩子,後來他的父母發現了,拼命阻撓,他還是堅定地和我在一起,因為他說過,要和我在一起一輩子。

    他的母親天天來我們出租屋鬧,罵的要多難聽有多難聽,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抱頭痛哭,可是沒有想過放棄。

    後來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等再回到我們的出租屋時,他的東西都不見了,隻留下一張紙條——我撐不下去了。

    再打他的電話,已經成了空號,從此人間蒸發,我的世界一下子空了,整個人的情緒跌落谷底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