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中有記載,“遇降雨無法動工”,“就免除本次征發”。
】
......
嬴政有些無奈。
他感覺自己已經有些虱子多了不怕癢了。
《徭律》裡也規定,誤工要上交兩副铠甲,遲到三天到五天,要受到訓斥和責罵。
這和晚到了就直接砍頭的說法那可是背道而馳的。
......
【所以,各位朋友不妨深思一下,是實實在在出土的文物,還是後世的工筆之作,更符合史實呢?】
【尤其是司馬遷,相當于是秦始皇的頭号黑粉。
】
【看看《史記》上都是咋記載的。
】
【“秦王懷念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
”】
【“禁文書而酷法,以暴虐天下為始。
”】
......
秦始皇時期的朝堂之上,百官已經戰戰兢兢。
這完全是指着秦始皇的臉罵啊!
後人是咋形容這種情況來着。
貼臉開大!
看看這言辭多犀利,罵的多狠!
此時的百官完全不敢擡眼看秦始皇,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皇帝。
唯有扶蘇,有些擔憂的看着秦始皇,生怕秦始皇氣出個好歹來。
但令扶蘇感到有些意外,秦始皇一臉平靜。
扶蘇滿臉詫異,忍不住開口問道:
“父親,您不生氣?”
秦始皇臉上的笑容高深莫測,反問道:
“朕為何要生氣?”
“史書也是由人記載的,是人都有私心。
”
“且由後人記載的史書,未必經過考證。
”
“看看就行,不能全信。
”
嬴政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正是因為朕的功績赫赫,世人無法否認朕的實力,便隻能說朕的人品不行,私德有虧,就隻能從道德層面上來批判朕。
”
“而且,在司馬遷之後的千年,後人不是也為朕說了一句公道話嗎?”
“朕既能承受贊譽,亦能經受得住诋毀。
”
......
【何謂“千古一帝”?】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
【三歲開始在敵國做人質,十三歲回秦國登基,三十九歲統一六國,成就霸業。
】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萬裡長城。
】
【這才叫千古一帝。
】
此時,彈幕彈出。
“秦始皇被網暴了。
”
“刀筆吏,殺人不見血!司馬遷,公知第一人!”
“他把大一統的思想,深深的刻進了中華民族的基因裡,這是最偉大的功績。
”
“就拿書同文,車同軌來說,我就佩服秦始皇!我們放眼看看歐洲,分裂成多少小國家,不就是文字沒有統一造成的嗎!”
“兵馬俑一人一面,一定是代表大秦銳士的真實樣子。
秦始皇不負統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