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醬今晚想吃什麼?”
稍微在沙發上休息了一會兒,夢靈也打算做晚飯了。
“蛋包飯!”
“嗯,好哒。
”
蛋包飯,另外再做個兩菜一湯,一葷一素就差不多了。
而且,似乎能用言靈偷懶?
正當少女打算去廚房的時候,栀子又補充了一句:
“今晚……能和夢靈姐姐一起做飯嗎?”
經曆了上次的“廚房事故”,栀子深知自己離“烹饪”這個詞還很遠。
但是,他會努力學習的。
對此,少女陷入了沉思……
本來還想用言靈偷懶來着的,如果教小栀子做飯的話豈不是不能偷懶了?
經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争後,少女最終還是答應了。
沒辦法,小栀子太可愛了,舍不得拒絕。
“可以哦,先去洗手。
”
帶着小家夥來到廚房,夢靈讓小栀子做着一些相對安全的工作,如清洗食材之類的。
一邊烹饪着,少女為小家夥講解着一些注意事項,特别是各種調料的配比。
新手下廚房,對于油鹽醬醋這些調料,一定要講究“能少不能多”的原則,盡量少放。
而這個原則,對于網上那些動不動就“适量”的烹饪教程來說一樣适用。
最簡單的例子,一份菜肴,如果淡了點,那它至少還能算食物——至少能吃,而且還有“補救”的機會。
但是如果鹹了,就直接不能入口了,隻能算“廚餘垃圾”。
小栀子一臉認真地聽着少女講解各種注意事項,就差拿小本本記下來了。
然後是炒菜。
雖然這個國家的炒菜不多,但還是偶爾會炒一些蔬菜的。
“比如這個炒青椒,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翻面的過程,要盡量讓每一片青椒都受熱均勻。
”
為了避免栀子拿不動鏟子或被燙傷,夢靈抓着小家夥的手,用鏟子不斷翻炒着。
感受着被包裹着的手,和身後溫軟的身軀,小栀子的臉蛋越來越紅。
他回想起前天晚上,夢靈教導他的“男孩子一定隻能喜歡女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戀愛觀尚且沒有徹底形成,有時候,往往隻需要一句引導……
“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嗎?”
夢靈察覺到小家夥的異樣,關切地問道。
“沒有,隻是……”
“隻是感覺……我們……有點近。
”
栀子憋了很久,終于把那個詞說了出來。
夢靈一下子就知道小家夥在想什麼了。
【男女有别】
看來小栀子已經有這樣的觀念了。
少女回想起今天到家的時候,久違的沒有收到“愛的抱抱”。
而這對于“掰直”小栀子來說,已經是一個重大的“裡程碑”了。
也就是說,夢靈先前的那番說教,還是有很大效果的。
看着小栀子一臉腼腆的樣子,少女“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把我當成你姐姐就行了哦,之前不是一直這樣的嗎?”
之前不是一直這樣的嗎……
對哦。
夢靈姐姐永遠是夢靈姐姐!
着想想着,小栀子心安理得地在少女懷裡蹭了蹭。
……
飯後,洗漱完成,夢靈慵懶地坐在沙發上。
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