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城门

首頁
    卯時三刻(七點左右),陽光再次灑向這片黃土地,烏什縣的城門已是人來人往,好似與平常無疑。

     林澤一行人在進門處二百米左右的一個較為平緩的地方,行至此處,他們已經走了四個多小時。

     毫無讀書人的形象包袱,林澤直接攤在地面,大口大口喘氣,兩條腿早已累麻,要很用力捶打才會有點感覺。

     其他人的情況不相上下,隻不過成年人肩上背着更重的擔子,咬緊牙關硬撐罷了。

    娃們沒有哭鬧的,兩眼無神地挨着自家闆車,軟綿綿坐地上。

     離他們三四米外,是一條蜿蜒的土路,中間零星有幾根枯草挺立着。

    三五成群的人挑着擔子或是趕車往前面的城門去。

     “三叔公,他們怎的沒人去做買賣的嗎?” 林澤有些不解,他印象中電視劇裡就是這麼演的,大家熱熱鬧鬧裝滿東西去城裡賣。

     但在這看了挺長時間,背上的簍子大都是空的。

    而且他發現幾乎都是男人或是歲數大的婦人,年輕的小孩或者女人一個都沒見到。

     三叔公順着他的話往路上瞥去,侄孫果然是整日念書的,這些俗事他一點不懂,“做買賣哪能太陽曬屁股才進城?天沒亮就得到城門等着了。

    ” 林澤還想問點别的,看見老爺子在指揮族人騰出五輛闆車,進城後方便裝大夥買的東西,牲口趁這空檔好好歇一歇,喂水喂草料。

     這意思是今晚都不在這裡過夜,買完東西大夥繼續往南走。

     其實進入烏什縣後,林澤感覺這邊的情況跟柳頭縣十分不同,柳頭縣是草木皆兵,烏什縣城門人流如織。

     “各家要進城的人一會都到這邊。

    ”林郁生朝衆人喊道,他家的一輛闆車已經卸下東西,隻留一捆麻繩、幾個麻袋以及兩個藤筐,方便裝東西。

     現下一起逃難的林氏族人有十八戶,三到四家湊一輛闆車,主要大件是要買的糧食。

     因這幾年邊關不大太平,柳頭縣百姓的日子跟着艱難,大夥手裡錢袋子緊巴,一次不大可能買太多糧。

     甚至有的還指望往南邊走,糧食更好買,如今他們這兒打仗,大多東西都比别的地兒價高,米面鹽油就更不用說了。

     “當家的,咱們那幾件皮子要賣嗎?”石頭娘的手攥在一個布袋上,心裡很是舍不得,都是些很難得的好皮子。

     他們家進山打獵,大多數都會在野物身上弄出傷痕,因此攢一張好皮子很是不容易。

     林郁強收拾籮筐的動作頓了頓,目光落在家裡的行李上,心裡也舍不得,都是壓箱底的物件。

     但自家缺的東西實在不少,若是烏什縣城這邊的價錢太高,手頭的銅闆怕是不夠,“先拿一張去探探行情,不行就到後邊的地方再問問。

    ” 石頭娘沒多說,隻往四處掃一眼,然後和男人湊一起,避着人把一塊狼皮包好,放框底。

    石頭娘看了看,覺得少點什麼,偏頭對兒子道,“石頭,去弄一把幹草回來。

    ” 石頭聽見娘的要求,二話不說,一骨碌起身。

     像石頭家情況的人不少,他們都在小聲商量要怎麼湊一筆銀子。

     或是有什麼方法用更少的銀子買到需要的東西,包括村裡一塊在同一家買,量大好講價。

     林澤也将老太太給的銀子和自己原先的都數一遍,現銀是五兩多點,身上沒有秤銀子的戥(deng第三聲)子,具體的重量暫時不知道。

     因為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地方銀子購買力不一,林澤隻能等進城才知道他要買的東西夠不夠。

     當然為了保險,他從自己帶的貴重飾品中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