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余切所抛出的预言

首頁
    【印第安人曾經相信,生與死沒有絕對界限,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生命可以在殘廢中延伸,亡靈也有情感,也有聽、說、憶、思的能力。

    阿茲特克人相信靈魂永生,相信太陽神等各種自然神靈。

    印第安人也笃信萬物有靈,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河流山川都具有各自的生命和特點,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 【當拉丁美洲的半個身子進入到現代文明社會之時,這片亘古不變的熱帶雨林出現了城市、電燈、宇航員和寵物狗,當然還有一大批具有文學素養的創作者,然而,他們的文化認同卻共同往前飛向了于熱帶雨林更久遠的神話和傳說。

    這構成了所謂魔幻現實主義爆發的社會基礎。

    】 【顯然,我們可以說,并沒有真正的魔幻現實主義,而隻有根源于曆史的現實主義,實在要描述的更準确一點,我們今天所讨論的,正是獨屬于拉丁美洲的現實主義。

    】 【因此,當我們引用西方‘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說法的時候,我們也不自覺構成了對拉丁美洲苦難曆史歧視和獵奇的他者之一,而将拉丁美洲的不安靈魂,再一次推入到無盡的孤獨之中。

    】 受到馬爾克斯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熱潮的影響,以及這個年代國内文壇與世界文壇的相對封閉;國内所理解的魔幻現實主義,是馬爾克斯個人叙事風格的一種狹隘概括。

     即馬爾克斯等于魔幻現實主義,《百年孤獨》等于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作品。

     前一個肯定是不成立的。

     馬爾克斯僅僅是如實描述了自己的見聞,并将之進行了藝術化的再創作,這種“變幻想為真實但不失其真實”的創作手法,關鍵在于“不失真實”。

     不失真實! 國内創作者完全可以從他天才般的創作手法中汲取到靈感,這沒有任何問題,就如同管谟業在看完《百年孤獨》第一章之後就情不自禁道: “媽的,小說竟還能這麼寫?!” 但是,拉丁美洲的苦難曆史并不是國内創作者該去模仿的,這并不是說我們就沒有苦難,而是這種片面模仿,容易誇大苦難,甚至是虛構苦難。

     然後,又用“魔幻”合理了這種創作。

     餘切支撐結論的第三個因素,是介紹了聯合果品公司的累累罪行。

     【聯合果品公司在五十年代成為世界最大的香蕉康采恩。

    聯合果品公司的統治在巅峰時延伸到了整個中美洲,觸手遍及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古巴等國,成為“香蕉共和國”的象征,對中美洲各國經濟産生了巨大影響……】 後世有個美國的國務卿,在談到該國的對外政策時,說“我們偷竊,我們撒謊、我們欺騙,這就是美國的榮耀”,可以想到,在更早的年代,聯合果品公司隻會做的更加直白。

     事實也的确如此,“香蕉共和國”對拉丁美洲的土地進行掠奪,對基礎設施進行控制,對工人進行虐待和剝削,對各個小國的内政進行幹涉……在這種背景下,馬爾克斯小說中所描述的“兩百節車廂,三千個工人屍體如同變質香蕉傾倒入海”,這個來源于馬爾克斯小時候的聽聞,他記了一輩子,終生都在求證這個事情的真假,不得釋懷。

     在真實曆史上的1928年,聯合果品在哥倫比亞種植園的工人罷工要求改善待遇,結果被哥倫比亞軍政府以機槍掃射幾千人的方式武力鎮壓。

     然而,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