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活第13章謝六姐的來歷
他又說了三四個人名,有專管販私鹽的,也有糧商,還有背後通着省城人家的商鋪管事,省城的人家前幾輩也是許縣人,有人考了進士,現在在省城做官雲雲。
這些人家都豢養家丁,加上佃戶湊在一起至少三四百個忠心的戰士,也有刀槍,論戰力要比那幾個衛所的兵強很多,而且他們有能耐把事情往省城捅,所以張老丈的意見是,想要完全占據許縣,對于買活軍來說似乎是有風險的,但可以和許縣做生意,比如,和許縣買煤,比如和許縣做水泥、鹽、稻種之類的生意,還有布匹、鐵器……許縣什麽都想要,甚至也想要修路,隻要買活軍肯賣,一切好說,很多許縣的頭面人家都想交謝六姐這個朋友。
而張老丈自然也可以因為牽線搭橋獲取一些好處。
謝六姐聽得很仔細,她身邊一個馬臉姑娘一直在記東西,張老丈注意到了,便不自覺地說得更加仔細和可靠,因為這樣他是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的。
等到他說完了,馬臉姑娘記了好幾張紙,謝雙瑤遞給張老丈,“可惜你認字不多,不然你就知道她記錯沒有了。
”
張老丈很貪婪地看着字紙,又想起一樣想要的東西,那便是謝六姐的識字教材,謝雙瑤說,“這個是可以給你的,而且可以免費給你,多多的給你,甚至我們還可以派出老師過去開班,其餘的,鹽、鐵器、布匹,全都是限量銷售,至于水泥這個不可能賣給你們。
”
謝雙瑤當然想要許縣的煤了,她也不着急,許縣和臨縣的聯系很緊密,臨縣有這麽多戰略物資,都是許縣所急缺的,隻要耐心等候,許縣的鄉紳遲早會撞到手心裏來,就好像張老丈,明顯被水泥房和澡堂子誘惑,謝雙瑤很理解他,這種生活對現代人來說算是很艱苦,但在古代卻的确極具誘惑性,值得為了幾年這樣的日子做些冒險。
“許縣現在是怎麽個情況,我記得再往西去五十裏似乎有個衛所。
”
她叫張老丈在下首坐,張老丈也謙虛地搭着半邊屁股,兩人一起磕西瓜子,吃爆米花,随意用着劣茶,“衛所是有的,但也廢弛很久了,現在裏頭最多二十個還能打仗的兵,現在的重兵都在州城,其實也不是很多,州裏最多拉出來兩三千人,一多半像乞丐多過像兵。
”
這個消息不能讓謝雙瑤吃驚,她所在的大敏朝實實在在已經衰敗了大約有一百年了,這個衰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流民極多,原本的過所、路引幾乎已經形同虛設,這些流民有些是失地的農民,有些就是這種逃走的軍戶和匠戶。
軍戶匠戶為什麽要逃走,自然是因為原本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當兵所得非常稀少,但軍戶世代繼承,不做流民在本地又無法從事其餘行業,很多時候軍戶的妻女需要賣笑維生——反倒是逃竄到別的治所,成為流民以後,身份得到某種程度的洗白,那麽還能做點別的活,生活會比原來好過。
她說話的語氣很平淡,好像這就是結論,馬臉姑娘在一旁也是一臉的理所當然,“煤礦我們買活軍已經看上了,自然會去取,那個張地主你可以給他們帶句話,他們對買活軍是有了解的,我們對他們也是有了解的,據我所知,他們在許縣一般不幹什麽好事,那麽現在有兩條路,一,他自己把煤礦獻上來換籌子,以前的事就算了,二,我們去找幾個苦主,把許縣打下來以後,讓苦主出來開個控訴大會,再把他全家成年人全殺光,那就連籌子和煤礦、人頭全都沒有了。
”
張老丈忍不住打了個寒噤,他仔細地觀察謝雙瑤,謝六姐穿着樸素的冬衣——上衣下褲,款式也很奇怪,對襟的紐扣,并不是斜襟衣裳。
她應該經常抛頭露面,膚色并不白淨,是勻稱的小麥色,眼睛很大但長相平庸,看着不太稚氣,她的确隻有十四歲,但是說這番話的時候并不熱血激昂也不陰狠狡詐,就像是在說一件很平常的事,“他可以寫信往省裏州裏去告狀,我會知道的,寫一封信,他們家就死一個人。
”
她突然笑了一下,“他們家老三是不是最壞的一個?這樣吧,我寫一封信,你帶給他,告訴他最遲……正月十五我們這裏會登門拜訪,讓他好好想想,好好打聽一下,看看他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我們買活軍做對。
”
這番話聽起來非常不祥,張老丈汗毛直豎,買活軍的識字教材似乎又沒那樣有誘惑力了,他遲疑着想要說些場面話便趕緊告辭,謝六姐也并不留他,隻道,“你現在怕了,其實你不用怕,連張地主那樣的人,如果他肯合作也還能拿不少籌子,更何況你們家一向還是比較忠厚的。
多和你親家接觸接觸,想想我為什麽這樣做,我是個什麽樣的人,我是怎麽做起來的,你就會知道什麽才是合适你的路。
”
體制性問題一向是最大的問題,軍戶流失,上官多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來,大家也不是什麽魔鬼,就算是足額發饷軍戶也可能會餓死,總不能坐視這麽多大活人餓死吧,二來,這使得上官吃空饷變得更加簡單。
如此一來上瞞下不瞞,衛所基本上就成為一種擺設,東南地區倭寇大亂、起義頻仍,乃至于說雲山縣在買活軍占據時甚至沒有縣令,縣尉等也快速從賊,都是大衰敗中環環相扣的一部分。
衛所沒兵了——雲山縣附近的防衛屬于真空地帶——海盜前來搶掠——農民漁民沒有活路,起來造反作亂——本地經濟凋敝,縣官都不敢來,人口也越來越少。
這是一條邏輯非常完整的鏈條,也讓買活軍的崛起變得相對簡單,雲山縣附近本有個衛所,但在長期的消耗下,也就隻有三十多個專職士兵,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态,買活軍拿下雲山縣之後他們迅速成為買活軍最堅定的支持者。
臨縣的兵頭是馬百戶——實際上馬百戶還是有些能力的,至少也有點良心,對手下盤剝得并不過分,他隻吃一半的人頭,所以他麾下有大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