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前,“發展才是硬道理”等論斷已通過内部渠道傳向全國,引發各界強烈反響。
新聞聯播結束後,黃父還有些意猶未盡,“這個月初,國務院宣布放開60種商品的價格管控,導緻市面上的鋼材都被人搶購一空了。
” “是嗎?”黃麗有些擔心,鎮上小樓需要的鋼材不少,若是市面上買不到鋼材,要麼耽誤工期,要麼就會提高造價,看來她得抽時間回鎮上去一趟。
作為經曆過混亂時期的人,黃父有些感慨:“改革開放的吹風已經吹進了内陸大地,我估計再過幾年就會全面放開,到時候,人們的日子都會好起來了。
” 黃麗贊同地說道:“是,爸,你不知道羊城那邊現在發展得好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各種工廠遍地開花,那邊老百姓的日子比咱們這裡好過得多了。
” “人家地理條件好啊,羊城作為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獲得了更多的開放政策,便于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所以發展才能如此迅速。
” “不過,咱們禹州市也要發展起來,就算趕不上沿海城市,但是讓老百姓吃穿不愁還是指日可待。
” 黃父暢想美好的未來,心情十分愉快,突然想起她的專賣店,又問道:“你那個店址選好了嗎?” 黃麗也有些焦慮:“還沒有,我要的面積大,地理位置也要好,就沒那麼容易能找到!” 黃父連忙安慰她:“沒事,慢慢找,好事多磨嘛!” 黃母也插話:“要不,我明天也出去打聽打聽吧。
” 别看她才住這兒三個月,可是這一片的人她都熟,哪家有幾口人、在哪兒上班她都清楚。
黃麗也知道母親的這個本領,笑着回答:“行,有我神通廣大的媽媽幫忙自然是更好。
” “不過,媽,你和方嬸的攤子忙得過來嗎?” 黃母和方嬸合作的鹵肉攤生意還挺不錯,每天鹵個三十斤豬肉、兩個豬頭,到晚上都能賣完。
“忙得過來,我就在家裡鹵肉,下午得空了就去攤子上轉一轉,不費什麼事。
” 話題就這樣從改革開放歪到了鹵肉攤子,反正是閑聊,黃父也沒想得到什麼結果,就聽之任之了。
黃父雖然既出錢又出力,可是并沒有插手她們經營,他有些擔憂,也有些好奇。
“你們倆這攤子到底怎麼合作的?現在是親家,若是為了錢傷了和氣就不好了。
” “不會傷和氣。
我負責鹵,親家母負責售賣,原材料我們平攤,每個月再給她提五十塊的工資,剩下的再平分。
” 黃父點點頭,笑着說道:“咱們自己吃點虧沒事,别讓人覺得不平衡。
” 黃母白了他一眼,說什麼喪氣話?好好的幹什麼要吃虧? 大家分工明确,利潤公開,有勁往一處使,做大做強創造輝煌不好嗎? 一家人說了一陣話,又看了一集電視劇,院子外傳來林宏明摩托車的轟鳴聲。
院門上了栓,黃麗出去給他開門,林宏明戴着頭盔,看着被空調熏得臉蛋紅撲撲的黃麗,眉眼裡瞬間輕松了許多。
黃麗看出他心情不太好,一邊栓上門,一邊問道:“出什麼事兒了?” 林宏明把摩托車停在院子角落,摘下頭盔往空調房裡走。
“我們學校有五個高級教師辭職了。
” “啊?”黃麗吃驚地看着他,“為什麼要辭職?”一中的福利待遇好,工作環境也單純,怎麼會有人願意辭職? “我們學校的陳老師你還記得嗎?就是經常帶她女兒來買衣服的那個。
” 黃麗稍微回憶下就記起來了。
“嗯,她也辭職了?” 林宏明把皮手套也摘下來,摸了摸她紅彤彤的臉蛋,這才說道:“陳老師發現夏老師出軌的事兒了,不過他們已經離婚了,她拿他也沒辦法。
” 兩人一邊說一邊邁進屋裡:“剛好南邊一所中學向她遞了橄榄枝,包落戶,分房子,還能保送她女兒上本部高中,她就心動了。
” 這個春天,偉大領導人南巡廣東并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整個南粵大地頓時卷起一股經濟改革狂潮。
南邊的一些城市,特别是珠三角地區,由于改革開放的需要,正要引進大量的人才,因此也給出了相當優厚的落戶政策。
不但為本人提供較好的平台和升職空間,有的單位還負責分房,有的單位還幫忙安排配偶工作,比在老家這旮瘩熬着強。
雖然聽起來前景一片光明,可是黃麗心裡還是有些唏噓。
陳老師都四十多歲的人了,不僅被丈夫背叛,還要去一個新的地方重頭再來,而她那個出軌的丈夫卻沒受到一點兒懲罰,可真不公平。
林宏明與黃麗的想法正好相反,他倒覺得出去闖一闖,或許比拿着那點死工資,然後等着論資排輩混日子強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母就聽到了這半句,驚訝地問道:“去南邊呀?這麼遠,她家裡人怎麼辦?” 林宏明語氣一下子就變得沉重了,“陳老師的父母過世得早,膝下就一個女兒,把女兒帶走,她也算了無牽挂。
” 黃麗把吱哇叫喚的明月抱起來,給了她一塊餅幹讓她慢慢啃,心裡五味雜陳。
一段婚姻裡,女人好像一直在付出,一直在犧牲,還要被辜負,出軌的男人真是可恨! 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林宏明,在想着要不要試探一下他。
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林宏明見她盯着自己瞧,第六感讓他警覺起來,沖着她露出一個真誠的微笑。
黃麗看着他一臉傻笑的樣子,像是什麼濾鏡被打破了,突然間什麼危機感都沒了。
林宏明烤熱了雙手,先扛着明玉玩一會兒,又抱了抱明月,這才去洗漱。
夜深人靜,夫妻倆躺床上說話:“走了幾個老師,對你們教學工作有影響嗎?” 林宏明順着她的頭發,憂心忡忡地說道:“有。
走的那幾個不僅學校的精英教師,還都帶着畢業班。
他們這一走,對學生和學校的影響都是極大的。
” 不僅對學校影響大,對他的影響也非常沉重。
一個人的精力終歸是有限的,這邊要顧及周全,那邊便難以兼顧。
林宏明原來隻教一個班的數學,這學期臨危受命,又接手了一個畢業班的數學,教學任務一下子就重了。
他又暫時接替副校長一職,各種事務如潮水般向他湧來,簡直讓他沒有片刻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