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家丁、精骑

首頁
    如果闖軍沒有火炮,那麼這一戰在曹文诏擊破了左翼伏兵,解決了右翼軍的合圍計劃之時便已經結束。

     但是當闖軍的火炮響起之後,戰場的局勢瞬間反轉。

     嚴密的軍陣原本是明軍對抗流賊最好的武器,但是火炮轟擊而來,卻是可以輕而易舉造成大量的殺傷,打擊士氣。

     大部分的騎兵都被曹變蛟帶走,曹文诏帶着一衆家丁騎兵接連沖殺了數陣,雖然趁着流賊立足不穩,接連戰勝,但是也折損了十數人。

     如果隻是普通的馬隊尚且可以解決,但是對手是闖軍的精銳騎兵,而不是那些在戰馬沖鋒之時連拿刀沖殺都艱難的馬兵。

     而且敵軍現在已經是站穩了腳跟,八十餘名騎兵對于時局來說隻能是杯水車薪。

     流賊軍中如今有四類兵。

     一是饑民,二是步軍,三是馬軍,四為精騎。

     流民的隊伍之中男子隻要滿十五歲,沒有超過四十五歲都會被征召為兵,容不得抗拒。

     而這些兵是流賊軍中的最底層,一般這些人在明軍之中被稱為“饑民”。

     隻有在經曆了一兩場戰役,拿到了戰功之後,便有資格成為步軍,這是第二級。

     若是騎術精湛便可以直接加入馬隊成為馬軍。

     就算不會騎馬,隻要斬獲夠高,也會分配馬匹,還會有人教授騎術。

     隻有成為了馬軍,才算是真正的有了保障,就算戰死了,首領也會幫忙繼續撫養家眷,說到做到。

     這些馬軍,大多數人的騎術其實十分一般,能夠在馬上射箭的人隻有少許的軍官,很多人别說射箭,甚至連在馬上砍殺都不行,隻是勉強騎乘。

     說是馬隊馬軍,實際上隻是一群騎馬的步兵。

     這也是為什麼曹文诏敢帶領着百騎便直沖敵陣,而且還能夠接連戰勝的原因。

     但是現在前方的敵人是流賊軍中真正的精銳,整整千名精騎。

     被選為精騎者,多是邊軍出身,還有一些内地的軍兵出身,最後一部分都是從馬軍的精銳晉升上來的,他們是真正的騎兵,而非是什麼騎馬的步兵。

     拿着最好的武備,吃着最好的飯食,騎着最好的戰馬,所有的待遇都是最好的。

     就和明軍之中的家丁一般,任何的雜事都不需要做,也不需要理會,唯一要做的的一件事。

     選鋒陷陣,沖殺搏命。

     但是,他們在有一個方面卻和家丁是截然相反——戰鬥意志。

     家丁制度是衛所崩壞之後的影響之下形成的怪胎,現如今明軍之所以如此孱弱,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家丁的制度的泛濫。

     陳望自己就是家丁,他很清楚與他一樣諸多家丁的情況。

     遼鎮之中,各總兵、參将、遊擊麾下單個的家丁拎出來和建奴對戰,還真不見得會落入下風。

     他手下七個建奴的首級,三個是遼東砍的,另外四個則是在崇祯二年己巳之變在北京城下,崇祯三年四城之戰中斬獲。

     在數十人,數百人的小規模的邊境交鋒之中,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