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在闵姨這裡待太久,簡單寒暄幾句我就離開了,也沒留下來吃晚飯。
跟立冬“借”的人後天就會來,我得抓緊時間把準備工作做好。
關于二樓的布置,之前我早就做好了方案,現在拿出來我倒是有些不自信。
看過立冬的店之後,我發現了很多纰漏。
我立馬着手修改了起來。
……………………………………
最晚我改方案改到深夜,今早我被鬧鐘吵醒的時候,人還是疲倦的。
拖着疲憊的身體起了床,我立馬去找熟悉的裝修公司,盡早開始工作。
畢竟人是立冬的,我總不能一直占着人家的時間。
同時我也在招聘網站上發布了信息,到時候面試的工作就交給黎青和立冬派過來的人了。
尹東且和段谕菲也從上海回來了,現在也在着手酒館開分店的事情。
我之前說過橫向和縱向發展要同步進行。
此時公司賬上的資金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不過也沒到幹不成的那個地步,隻是在這兩個項目完成之後,可能要緩上一陣子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還好所有的店都在盈利,不需要用一家店的盈利來填補另一家的虧損。
這已經是萬幸,也說明了我這套方法在海陵這個城市行得通。
在我事先充足的準備和極高的辦事效率下,工人們已經開始施工。
接下來除了時不時去施工現場看一看,我又閑了下來。
于是我去看了尹東且和段谕菲給新酒館選的地方。
那裡身處城南商業圈的中心。
我對他們的眼光表示贊賞。
随着好學校陸續往南邊搬遷,今後年輕人大部分一定都會往南面流動。
所以城南的經濟發展趨勢一定是向好的。
他們倆的進度比我慢,因為還在兩個商鋪之間猶豫。
他們兩個好像都有點選擇困難。
所以我這次來還有個重大任務,就是幫他們敲定選址。
我先後跟着他們去看了兩個不同的地方。
一個是在商場的内部,而一個是在商場後面的街裡。
區别無非是一個擁有商場的自然人流量,而一個有着靠近外界,不同上樓的地理優勢。
我高下立判:“選這個。
”
我指的是那個在商場後面街裡的店鋪。
“來酒館喝酒的人一般不會是逛商場逛着逛着突然興起的,大多數都是預謀而來。
”我理性地分析給他們聽,“到這裡的路還方便,車能直接開到門口,周圍的景色也不錯。
”
我也不知道我怎麼會說出這一番話,好像這些文字是自己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有道理。
”尹東且看向段谕菲。
而段谕菲卻看着我:“我熟悉的那個沈幕折好像回來了。
”
我笑了笑:“這話聽起來怎麼好像我之前堕落了?”
“沒有,”段谕菲吐了吐舌頭,“我就随便說說。
”
花了一點時間敲定了一些具體事項,比如今後誰在分店,誰在總店。
以及新店開業的日子選在哪一天。
我們聊得熱火朝天,絲毫沒注意時間的流逝。
等我們聊完,天已經黑了。
“餓嗎?搞點吃的去。
”我站起身。
我拿起手機,剛才在聊工作,我的手機開着靜音。
這會發現鹿文初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