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掉鍊子的進攻
“弗格森總是強調要進攻,結果紅魔卻在進攻端啞火了。
紅魔在賽季總進球數上落後于幾個競争對手,前鋒們的腿腳也軟弱無力,這和豪言衛冕一樣成為了被媒體嘲笑譏諷的對象。
”
——題記
衛冕失敗已經很丢臉了,杯賽丢冠更是沒有面子,兩手空空的局面讓這樣媒體更不打算放過弗格森。
這個賽季紅魔的進攻數據成為媒體諷刺的新焦點,紅魔丢掉了進攻最強球隊的榮譽,布萊克本隊聯賽打進了80球,紅魔隻打進77個。
數字很直觀地說明了差距。
很多媒體都直接指出,弗格森的球隊在進攻端踢得不好,是最終丢了冠軍的最大原因。
數據的确尴尬,紅魔隊中邊前衛坎切爾斯基進球最多,“力壓”一衆攻擊手。
但他也僅僅打進14球而已。
坎通納和安迪-科爾都是打進12球排在第二,老将馬克-休斯更是隻有8球進賬,麥克萊爾的數據是可憐的5個。
相比之下,布萊克本隊兩個前鋒就打入49球,超過了紅魔4個前鋒。
紅魔為什麼變成這樣?紅魔為什麼會進攻火力減弱?
坎通納有接近半個賽季不能踢,安迪科爾隻踢了半個賽季,這是大家公認的關鍵原因。
在這之外,休斯和麥克萊爾的攻擊力銳減也不可不認。
所以,紅魔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這個賽季紅魔主力是這樣的:門将舒梅切爾,沃爾什是替補;四個後衛帕克(帕克受傷後是加裡-内維爾)、布魯斯、帕裡斯特、埃爾文,大衛-梅和菲爾-内維爾是關鍵替補,;四個前衛從右到左:坎切爾斯基、基恩、因斯、吉格斯(李-夏普、薩維奇、巴特、貝克漢姆是替補)、前鋒是馬克-休斯、坎通納、安迪-科爾(下半賽季加盟)、麥克萊爾,斯科爾斯、戴維斯是替補。
鋒線的問題首先出在兩個老将身上,馬克-休斯和麥克萊爾都是1963年出生,都已經31歲的年齡,很難避免走下坡路了。
隻有坎通納還是處于職業生涯最巅峰,28歲的法國核心依然是紅魔最值得信任的大腿。
在科爾加盟之前,紅魔攻擊線其實就是一把寶劍加兩杆老槍,多線作戰實在不容易。
“火花”馬克-休斯情況最為嚴重,他在整個賽季出戰45場比賽,聯賽出場33場,但聯賽隻進了8個進球。
休斯肉眼可見是有點跑不動、跳不起、扛不住了,作為箭頭已經勉為其難了。
弗格森的戰術體系裡非常倚重馬克-休斯,需要這個強硬彪悍的中鋒頂在最前面。
這個賽季裡紅魔經常是踢451而不是傳統的442,休斯作為單前鋒頂在最前是毫無疑問的。
到了科爾加盟後踢雙前鋒,休斯依然是吸引火力和力扛對手中後衛的那一個。
坎通納作為紅魔當之無愧的進攻核心,紅魔進攻一般在中路由坎通納推進,兩個邊路則交給犀利的吉格斯和坎切爾斯基,休斯的後面一般是麥克萊爾。
在這個體系裡休斯擔任沖鋒在前的槍尖,但回撤接應也必不可少。
這對于休斯這樣早早就出道,然後幾乎一直都在高強度的比賽環境中拼搏的老将來說,消耗和磨損實在是太大了。
休斯跟不上紅魔的強度和體系,進球數自然大為減少,而另一個迅速崩塌的則是麥克萊爾。
作為一個跑動要求更多的影子前鋒和中前衛突前的混合球員,麥克萊爾需要有很強的身體,需要應付強硬的對抗,同時還要積極的跑動,策應和插上。
這些要求對于一個31歲年紀并且也是一直征戰在高強度對抗環境的老将來說,也是無法達到的。
對于弗格森和紅魔來說,一直以來最粗的大腿其實是坎通納。
即使前面兩個老将狀态不佳,隻要坎通納保持着出色的發揮,那麼進攻火力依然還是有保障的。
坎通納的進攻能力無需置疑,法國人的推進、傳球或者射門,都有着足可以摧毀對手防守體系的強大能力,更别說可以制造機會,精準助攻了。
弗格森賦予坎通納在前場絕對的進攻自由,法國人可以自由地在中前場活動,不僅僅是可以随意射門。
與英格蘭本土前鋒特點不一樣,坎通納是一個超越了一般定義的前鋒。
他是一個進攻的發起者、組織者,也是撕碎對手防線的爆破手和開鎖人,還是紅魔的節奏控制大師。
他不是中鋒,也不是影鋒,更不是雙前鋒之一,他是活躍在對手後場自由獵殺者。
法國前鋒球商極高,天生對球場上的形勢敏感,他能夠觀察、分析和預判比賽的發展,提前預知的能力非常強。
坎通納身材高大,但身體靈活,腳下技術非常出色,他的盤帶技術在英超平中可算是高手,控球和護球能力則讓最厲害的攔截中場和後衛都非常無奈,他的突破雖然缺乏絕對的速度優勢,但變線和假動作能夠騙到很多對手,等閑一個後衛是看不住他的。
在無球跑動和策應方面,整個紅魔隊沒有誰比他做得更好了。
他的射門技術非常出色,他很少用大力爆射,一般是提前預判,及時選位,做好準備,最終用一種優雅的動作進行射門得分。
他心血來潮時也可能做出很多高難度動作,甚至可以雜耍一般射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坎通納的确是紅魔最粗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