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任务

首頁
    繪畫工作組,No.9号壁畫。

     “切,早知道就不跟父親過來了,這破活連個油漆工都能幹。

    ” 酒井綱昌放下手中的托盤和顔料,隔着口罩打了個大大的哈欠,低頭對着梯子下面的同伴說道。

     “喂……那個誰,你就不覺得無聊嗎?” 顧為經隻是擡起頭,看了對方一眼,搖搖頭。

     “一點也不,而且我覺得要是你姐姐在這裡,就不會問這種問題。

    ” 這已經是壁畫修複項目開始的第二天了。

     雖然這個項目的正式名稱叫做【ShwedagonPagodaFrescorestoration】大師項目,可以簡單的譯為“大金塔壁畫修繕複原”工程。

     但是細說起來其實是很複雜工作。

     首先,大金塔隻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緬甸從公元八世紀的蒲甘王朝開始,就被譽為千塔之國,也是東南亞最大規模的佛教壁畫所在地之一。

     這個項目包括了大金塔本身,大金塔左側在光緒年間由當地的華僑華商捐款建造的中式福慧寺,以及一系列相關的古迹名勝。

     其次,壁畫修複也是個非常複雜的門類,甚至完全可以單獨獨立于繪畫系統以外。

     它包括了顔料分析,病害分類統計、原始資料的留存,保護現場環境等等等等。

     具體專業領域内的知識可以寫成幾百頁的大部頭教材,說個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總而言之。

     對于這種古老的寺廟壁畫以修為主,補為輔,重畫最次。

     對于那些風化開裂不嚴重,基本能夠保留原貌古迹的牆壁。

    一般會使用注塑等工藝。

    類似小心翼翼的在牆壁胚子和壁畫之間補上一層膠水固定,并由專門的文物修複師通過粉末填補等工藝抹平所有風蝕的痕迹的做法。

     這些近似碎瓷複原内容的工作由專業的文物保護專業的工作組負責,和他們這些畫家算是平行的兩條線,沒有太大的幹系。

     曹老所主持的工作項目主要分為了兩個門類。

     首先,是新壁畫的繪制。

     仰光的部分古迹距離今天已經超過了兩千年。

     曆代的王朝更替,風霜雨雪。

    到了近代以後英國人,法國人,RB人這些外來的殖民侵略更是走馬燈一樣來來去去。

     很多壁畫原迹都已經亡佚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這部分的工作主要針對于那些在曆史上有過記載卻已經消失不見的壁畫,以通過古籍資料為基礎的再次原址繪制讓它們重新出現在世間。

     其次,則是對于部分因為各種各樣的緣故部分卻失的破損的壁畫,在不破壞原來樣貌的原則下進行補全。

     壁畫的二次修複一不小心就會破壞原本的狀态,造成“喧賓奪主”的視覺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緬甸政府官方執着于邀請了這麼多國際上鼎鼎大名的大師藝術家的原因。

     一是提升國際影響力,二實在是本地的畫師沒有這個信心。

     真正考驗繪畫技巧的活肯定輪不到顧為經和酒井綱昌這種年輕人身上。

     顧為經現在的任務就是按照别人給出的底稿和範本,小心翼翼的用粉色的國畫顔料在牆上塗好——修複編号為NO.9的牆壁上的一朵蓮花。

     “為簡單的圖案上色。

    ” 這就是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