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瑞堂,老二陳錦和李明珠的住處。
這會子晚膳的時辰,桌上卻隻有李明珠帶着三歲的女兒陳清妍。
“二少爺還沒回來麼?”李明珠面露煩躁。
巧月低着頭,“奴婢已經去看過幾回了,還沒回來呢。
”
聽得這話,李明珠登時就摔了碗筷。
“又不着家,哪天死在外頭才好!”
“少夫人别生氣,姐兒還在呢,别吓着孩子。
”巧星在旁邊忙勸。
顧及女兒,李明珠才按捺住了火氣,又拿了筷子給女兒夾菜,“妍姐兒快吃吧,咱們不等爹爹了。
”
“娘,别生氣。
”小丫頭看着李明珠,奶聲奶氣的。
見女兒這般,李明珠的心都化了,擡手摸了摸孩子的頭,輕歎了口氣。
“都是一家子兄弟,老三雖木讷些,卻是疼媳婦的,對那許氏,處處維護,聽說今兒從外頭回來,還特意買了五谷齋的點心給許氏,老四溫文爾雅,讀書用功,将來定能考取功名,也是好前程,偏我嫁了個最混賬的,成日花天酒地,家裡不許納妾,就去外頭野,不知在那勾欄裡花了多少銀子!”
“少夫人又說傷心話了,二少爺還是念着您的,昨兒還給您新買對耳墜子呢。
”巧月也勸。
李明珠冷哼,“不過是哄人的手段罷了,怕我責問他為何夜半才回來。
”
末了,便是臉上一陣不甘。
“都是嫁人,怎麼偏偏我一人嫁的不好,許氏和老三和睦,陳玉蓉那樣的蠢貨,都得了梁家那樣的好夫家,竟也不嫌棄她。
”
“大姑娘能得梁家的婚事,還不是因為梁家夫人從前和大姑娘的生母是手帕交,大姑娘嫁過去這麼久了,隻得一個女兒,今年都五歲了,怕是好日子也沒多久了,時日長了,梁家少爺能不納妾?”
巧星在旁邊忙說好聽的,可這話顯然沒說到點子上,一下就引來了李明珠的眼刀子。
為何?
因為李明珠和陳錦成婚這麼幾年,也隻生了個女兒。
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巧星忙低下頭去,“少夫人恕罪,奴婢多嘴了。
”
“行了,吃飯吧。
”李明珠斂眸,重新拿起碗筷,“時日還長,我倒要看看,許氏和陳玉蓉,能過多久的好日子。
”
她心裡可清楚的很,自己那好婆母馮氏,惦記着原夫人周氏的嫁妝呢,陳玉蓉出嫁帶走了一半,陳知成了婚,這另一半,周家也要拿來了,馮氏必定不會再錯過,而許纾和瞧着可不是好拿捏的。
這府裡且還有的好戲看。
次日。
陳知在許纾和這裡用了早膳才走。
昨晚他在這兒打的地鋪。
如今成婚時間還不長,還不便分房,叫人閑話,等過幾日,就能去前院自己睡了。
反正兩人已經達成了一緻,倒也沒什麼尴尬的。
許纾和送走了陳知,就把梅香叫進屋裡來。
昨晚梅香出府去了趟莊子上,找了她娘,這會子也是尋着機會想回話呢。
被許纾和叫進來後,就一股腦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
原來當初周氏過世的時候,留下一雙兒女,陳玉蓉才五歲,陳知才七八個月大,周家人怕兩個孩子在陳家得不到好的照顧,便派了人過來照顧。
彼時馮氏一心想要被扶正,所以放着自己才四歲的兒子陳錦不管,盡心盡力對陳玉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