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講教會人數的迷思,為什麼要講這件事呢?因為這件事是很要命的。
我經常聽一些基督徒說:這個教會好。
這教會人多,場面老大了!後來我就從《聖經》裡面找根據,咱們必須養成一個習慣,做什麼事都要有《聖經》依據。
教會追求人數是從哪兒開始的呢?是從《使徒行傳》裡面的彼得,彼得有一天講了一篇道,三千人信主,後來又做了一件什麼事,五千人信主,後來就在美國成立了一個教會人數增長的學科,在神學院裡頭講教會增長。
我們一直覺得應該是這樣,不是說我認為這樣不好,我認為這樣挺好,可是後來慢慢對《聖經》開始了解,對神的話開始有一些了解,我們就開始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早期的時候,我就特别羨慕,有的牧師講一篇道,五千人信主,多好啊!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很多的問題就表現出來,我不是為我自己教會人數沒有那麼多找一個借口,或者是一個辯解,是我覺得應該回到《聖經》裡看神的本意,這是很重要的。
重要的程度在什麼地方呢?在于建造的教會有沒有神的同在!
三千人,五千人信主是不是一個問題呢?其實那也是神的作為,但是如果一個教會的牧者單單追求教會的人數,随着人數不斷地增長,問題就越來越複雜。
《使徒行傳》就講了這些人信主以後,教會裡面亂哄哄的,他們沒有辦法整,裡面就有很多人發怨言,亂七八糟的事可多了,然後就選出七個執事,派他們管理飯食。
我們讀了以後,你覺得這是個好事還是個壞事?這很值得商榷。
我們一直以為是個好事,但是再往後看,整個耶路撒冷的教會,就是最早使徒彼得和約翰他們帶領信主的那些人,他們變成了什麼樣的狀況呢?耶路撒冷教會變成一個超級貧窮的教會。
貧窮很屬靈嗎?貧窮是個毛病。
大家聽我一句勸,如果這個地方非常的貧窮,不是一個短暫的,而是一個長期的貧窮,直到後來耶路撒冷教會黃了以後,一直都是這種狀态,我們就要反思,問題是從哪兒開始的呢?問題從三千人信主,五千人信主開始的。
不要追求人數,開始追求神的旨意
三千人、五千人信主,是神的作為,但是當時使徒彼得和約翰被這件事沖昏了頭腦,因為人多看着風光啊,後來耶路撒冷教會跟使徒保羅所建立的外邦人教會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耶路撒冷教會被寫《雅各書》的雅各掌管,雅各派出去的就不斷傳揚摩西的律法,保羅就不斷傳揚神的恩典和信心,效法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而不再是摩西的律法。
結果使徒保羅他所傳遞的建立得勝教會的觀念就保留在《聖經》裡,後來就越來越興旺。
耶路撒冷教會,包括彼得、約翰、雅各,他們就越來越衰敗。
到底哪個興盛呢?是使徒保羅的興盛。
追求人數的反倒不興盛,不追求人數的反倒興盛,所以在使徒保羅的教導裡面,是沒有追求人數這件事,他講得都是如何建立聖潔、合一、榮耀的教會。
後來老約翰歲數很大的時候就寫了《啟示錄》,《啟示錄》開頭就寫了七間教會,七間教會都是寫建立得勝的教會,老約翰寫出來的都是神的心意,所以建立得勝的教會那是關鍵,人數多和少不是關鍵。
我們回來再看耶稣、使徒彼得和約翰當年所做的事。
耶稣當年五餅二魚喂飽五千人,後來七個餅五條魚的時候喂飽了四千人,也就是說跟着耶稣呼呼啦啦那麼多人,留下來的大概有一百二十個人,再擴大一點就是五百個人。
其實神的話要好好讀,神在世上選的是寶貝,選的不是垃圾,所以我們要把神的百姓帶到神的國裡,不是把垃圾收在神的國裡。
教會要不斷地建造一個聖潔、合一、有争戰能力的、充滿神榮耀的教會。
單單追求人數的弊端
使徒彼得幹的這事怎麼辦呢?他沒有做這個清理的工作,三千人信主、五千人信主的這些人,後來就把彼得給選下去了,選了雅各,就是耶稣肉身的弟弟。
世上與很多人喜歡讀《雅各書》,有些人覺得很好,但是我覺得不好。
因為我無論如何都不能把《雅各書》裡所記載的這些東西,落實在建造神榮耀的教會上面。
而且《雅各書》之所以有,是對保羅寫的《加拉太書》的一個回應,也就是說,觀點常常是對立的。
我們在《聖經》裡面看到《雅各書》和《加拉太書》的對立之處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我會選擇使徒保羅的《加拉太書》,也會選擇讀保羅其他的書。
後來的結果證明了什麼呢?保羅所傳的這套福音是有效的。
後來的發展就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是保羅在耶路撒冷被抓,送到羅馬被審判。
然後有一個人叫路加,做保羅的律師,就寫了《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
我們到現在也不知道提阿非羅是誰,但《使徒行傳》就是寫給提阿非羅的。
路加的文筆非常的好,你去讀的時候,他裡面寫出來的這些事,尤其是《使徒行傳》第十五章,你隻要稍稍留意就會發現,記載的雅各說話方式很有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隻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
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
(《使徒行傳》15:19-21)
什麼叫做難為呢?他們本來應該謹守摩西的律法,因為他在這後面說,摩西的書在各城裡有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
所以他們應該謹守摩西的律法,這就是後來